第35章 意外的合擊(1)(2 / 3)

然而,隻增加一個中隊就想控製黃崗山區,談何容易?現在的甲字號已經不是以前的甲字號,幾乎成為八路軍地下黨的根據地和孵化器,王金槐按照郭曉冬的部署,不停地利用甲字號培訓挖礦和作戰的亦工亦兵的兩用人員。時間不長就把丁字號的開采猛推一步,煤炭和金礦砂也開始用車隊運輸了。方圓左近的十裏堡和趙家疃的很多村民也聚集到甲字號和丁字號來了。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百姓的信息是傳得非常快的。

郭曉冬把郭家店的民團分成了兩個大隊,甲字號為第一大隊,丁字號為第二大隊。兩個大隊的總人數已經接近三千人。六名機槍手分別擔任了兩個大隊裏的重要領導,另外培養了上百名機槍手。沒有槍支的隊員,至少也有兩顆手榴彈。郭曉冬把毛澤東的話“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變成了現實。

郭曉冬還牢牢記住了毛澤東的另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句話是毛澤東針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一係列反共摩擦事件,於1939年9月16日在《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中表明的中國共產黨對這些事件的嚴正立場。毛澤東的原話是這麼說的:“任何方麵的橫逆如果一定要來,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實行壓迫,那麼,共產黨就必須用嚴正的態度對待之。這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們是站在嚴格的自衛立場上的,任何共產黨員不許超過自衛原則。”郭曉冬把毛澤東的這句話用在對待魯大成的立場上了。他對王金槐交代說:“最近魯大成表現不錯,不是河野滿硬性指派,他一般並不主動騷擾甲字號。那麼,咱就兩好合一好。但是,如果魯大成不老實,咱們就絕不手軟。”

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身體已經基本恢複的萬家銘,帶了一部分國民黨兵在拂曉悄悄來到郭家店尋找馬珍珍,他們看到馬家已經變為廢墟,就來到郭奶奶家。

郭爺爺失蹤以後,郭曉冬也曾派人四處尋訪,但始終沒有結果。他估計爺爺已死,便委派王金槐到警備隊司令部去找魯大成,問屍骨在什麼地方,好拉回來安葬。魯大成說他也不知道。但魯大成肯定郭爺爺確實死了。而且死得非常英勇。沒給老郭家丟人現眼。

沒有了郭爺爺,馬珍珍和銀杏就天天陪著郭奶奶過日子,她們現在不缺吃飯錢,馬珍珍和銀杏就變著法兒給郭奶奶做好吃的。一方麵培養感情,另一方麵也想讓郭奶奶平安度過最後的年月。郭奶奶已經是坐八望九的老人,對未來沒有更多的企盼,隻是希望大孫子郭曉冬能早結良緣給她生個四輩兒重孫子。但郭曉冬卻遲遲不吐口是不是要娶馬珍珍。

馬珍珍對郭曉冬的這種曖昧態度十分理解。眼下郭曉冬必須利用他與魯大成的翁婿關係;他如果很快就娶了馬珍珍,意味著他與魯大成的翁婿關係倏忽間淡化以致消失,化為烏有。沒有了翁婿關係,就意味著魯大成失去了約束,兩方麵必然會天天刀兵相見,那是郭曉冬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在這個階段,郭曉冬做了兩件事:一是經常派王金槐等和魯大成相熟的人去給魯大成送禮,顯得郭曉冬非常孝順,局住了魯大成的麵子;另一方麵,花錢悄悄買魯大成的武器。魯大成當然不會把自己士兵的武器賣給郭曉冬,而是輾轉買了漢陽造,再轉手給郭曉冬。翁婿之間不僅沒有刀兵相見,而且還在勾勾搭搭。但該做掩人耳目的事,也還是應該做。郭曉冬悄悄把一塊王金槐淘換來的狗頭金獻給了魯大成,讓他向河野滿和山崎一郎獻禮,也算警備隊司令一直在落實河野滿的指令的具體表現。

當然,河野滿不會滿足於區區一塊狗頭金,會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繼續給魯大成加碼,魯大成便先應承下來,至於何時落實,就看實際需要和天意了。

就在這個階段,萬家銘悄悄來到郭奶奶家。他以為,他帶來的二三十個國民黨士兵完全可以鎮住郭曉冬,並安全地把馬珍珍挾持走,想不到現如今郭奶奶家早已不是從前。

萬家銘的士兵剛把郭奶奶家包圍,上百名民團士兵就把萬家銘來了個反包圍。郭曉冬吸取了馬萬祺家裏被燒和郭爺爺被抓的教訓,讓這些民團士兵圍繞郭家駐紮下來,四麵八方的牆頭上,屋頂上,全是民團的哨兵,隨時觀察著動向。所以,不明就裏的萬家銘還沒來得及高興一下,四麵八方就響起了吆喝聲:“放下武器!繳槍不殺!”

萬家銘舉目四望,見四麵八方全是黑洞洞的槍口,便自認倒黴,率先將手裏的勃朗寧手槍扔在地上。其他士兵也紛紛將步槍撂在地上,舉起雙手。民團士兵呼啦呼啦地從牆頭和屋頂跳將下來,收走了萬家銘一幹人的槍支,解下他們身上的武裝帶、子彈袋,然後將他們押進院子。這時,郭曉冬和馬萬祺從屋裏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