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8月1日,這一天對於高廷這個德意誌南部小鎮來很特殊,也是個異常耀眼的日子。因為今天的高廷城要迎來極為尊貴的客人。毫無疑問,便是奧地利和法蘭西兩軍的最高統帥查理大公與巴登公爵布裏昂,而高廷城也就成為了這次奧軍與法軍自開戰以來,最高級別談判的地點。
本來按照雙方的約定,高廷地區作為這次的停戰談判地點,自然要為兩軍最高統帥的安全考慮,再加上奧軍與法軍任何一方都沒有戰敗,所以自然也沒有任何主客之分。法軍理當撤至離高廷地區五公離處,而奧軍也自然不會派遣部隊進駐高廷。
當然如此“義正言辭”的要求可不是法軍提出來的,相反卻是如今被圍困在慕尼黑,連最基本的防守都快撐不下去的奧軍指揮部提出來的。
恐怕任何人都明白,奧軍在目前情況下提出這樣的談判要求,壓根就沒有考慮到什麼安全問題,卻是在變著法的跟萊茵軍團耍無賴。好嘛,明明被法軍一路窮追猛打,喪城失地。到現在被圍困在慕尼黑地區,幾乎對法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幹脆可憐巴巴的等著大後方派援軍。更悲催的是,奧地利政府孤注一擲的拿出了僅剩的五萬餘人卻連慕尼黑地區都沒趕到,就在羅森海姆遭到全殲。如今的奧軍除了南方戰線還能頑抗一段時間之外,已經基本等同於戰敗了。而法軍在給足了奧軍方麵的麵子之後,奧地利指揮部居然還得寸進尺的要求法軍撤出高廷城。這要是換做拿破侖,恐怕早就發怒不幹了。
可是布裏昂畢竟不是拿破侖,除了在戰場上有一種軍人特有的鐵血、果斷,甚至有時還帶有一絲冷血之外,私下裏對待別人特別是自己的下屬還算是比較溫和。隻要部下不犯那種嚴重性的錯誤,一般布裏昂是絕不會發作的。
對待在戰場上狹路相逢的對手也是一樣的道理,布裏昂雖然心中多少有一絲不屑,但是對於敵方的敗軍將領還是比較敬重的。要不然在奧格斯堡戰役中部隊遭到全殲的阿爾文齊元帥,怎麼還能安然的呆在金茨堡的豪華別墅裏享福呢?在拿破侖那邊,恐怕頂多是跟著部隊啃啃麵包罷了。
雖然布裏昂看著這奧軍傳達過來的如此不要臉談判要求,雖說有些哭笑不得,但是依然是以平等對話的態度同意了奧軍方麵的請求。同時又規定,兩軍統帥來高廷談判可各帶部下與一小部分的衛隊。
作為一方諸侯的顯赫身份,布裏昂卻沒有穿上光鮮亮麗的紫色長袍,然而僅僅是換上了一件比較新且更加正規的中將戎裝,隻是胸前別上了布裏昂一直舍不得佩戴的象征著萊茵軍團最高統帥權的金色勳章。
談判約定的時間是上午十點開始,而布裏昂則帶上了德塞部下的預備旅的一個步兵營和一個騎兵營約六百餘名士兵作為衛隊,八點左右就已經動身了,九點左右就已經提前抵達,並接管了當地駐防。
法軍的勢力範圍當然離高廷是最近的,但是誰也沒有注意到這樣一來布裏昂就名正言順的坐上了主人的席位,而查理大公則毫無察覺的一開始就被當做客人來對待,直到近九點四十分左右才慢悠悠的進了城。
毫無疑問,布裏昂與查理大公的相繼到來在高廷城都引起來相當大的轟動,這也正常,畢竟在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城當中哪裏有過這樣兩軍最高統帥級別的會談,而且還有數百人的精銳部隊作為隨行衛隊,在街道上行軍也就如同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高廷城內的百姓哪裏見過這樣大的場麵,一時間街道兩邊圍觀的群眾就有數千之多,還有民眾不少是得到消息後特地從附近的城鎮趕過來圍觀的。
等奧法雙方人員都到達高廷城參議院時,街道上的如潮民眾也隨著衛兵一起圍在了參議院的外圍等候著這次談判的結果。
在四周一些心腹將領寸步不離的簇擁下,查理大公整理了一下白色軍服之後,一步步登上了高廷地方參議院門前的台階,終於見到了一直在戰場上爭鋒相對,此時正用著似乎主人與勝利者的姿態迎接他的萊茵軍團統帥布裏昂。
“尊敬查理大公殿下,感謝你以最為寬廣的胸懷來到了這裏進行會談。奧地利與法蘭西的最英勇的士兵的鮮血已經流的太多了,今天所有德意誌人民都會記住你的一言一行,因為你為德意誌地區、為奧法這兩個歐洲大國帶來了偉大和平。”布裏昂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笑容,向查理大公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