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說,先生們,絕不能繼續停留在慕尼黑,這樣無異於自殺。我認為應當集結重兵突圍出去,然後向帝國的波西米亞地區行軍,擺脫掉萊茵軍團的追擊,以保存我們僅剩的這五萬士兵。”
“閣下,你的方案放在現在來看極不現實,我們應當繼續加固慕尼黑地區各個要塞,死守這裏。我相信憑借慕尼黑的堅固要塞,猛烈的炮火,法軍絕對不可能攻破慕尼黑。”
“幼稚之言,斯圖加特城在法軍的炮火的轟擊下,僅僅一天便落入敵手。慕尼黑早晚也由淪陷的一天!應當兵分兩路,一路佯作主力向帝國的斯洛文尼亞地區進行撤退吸引法軍的追擊,而主力部隊則可趁機向波西米亞撤退。”
“以我們目前的兵力。。。。。。”
。。。。。。。
在慕尼黑的奧地利指揮部內,奧軍諸將仍然在進行似乎永遠無法結束的戰略討論,而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爭吵,甚至就因為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都要動起手來了。
很快便出現了第一種方案,第二種方案,接著又不斷出現了五六種方案。更糟糕的是,不但這些奧軍將領誰也說服不了誰,而且還會有新方案被不斷地提出來,軍事會議的混亂程度可想而知。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查理大公麾下奧軍的部隊體係已經分崩離析,已經幾乎失去了最根本的統一的作戰能力。除了查理大公目前對軍隊還有一定的控製作用以外,所謂的指揮部就是一個毫無用處的擺設。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要是沒有查理大公坐鎮,毫無秩序的奧軍各部隻能各自作戰,也就避免不了被法軍猛揍的悲劇了。
而坐在一旁的查理大公則一言不發的盯著麵前的地圖,時年僅25歲的青年,在這個時候看起來似乎蒼老了十多歲。此刻的查理大公初掌帥印,才曆經幾次會戰,便已經真正的嚐到了回天無力,獨木難支的痛苦。
瞥了一眼那些喋喋不休的奧地利師長們,施瓦岑貝格親王歎了口氣,走到了查理大公的麵前,一臉幽怨的說道:“大公,軍隊上下已經亂套了,那些將軍們整日高談闊論,卻隻會讓部隊更加混亂。你還是趕緊出來主持一下局麵吧。說句話吧,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查理大公單手托著下巴,抬起頭看著施瓦岑貝格,似乎自動忽視了施瓦岑貝格親王剛才說的話:“戰爭還是轉機的,至少南方的維爾姆澤的十萬大軍還沒有輸。前幾天混出去間諜已經回來了,南方的曼圖亞決戰已經開始。隻要打敗了拿破侖的四萬軍隊,維爾姆澤元帥就會北上來援救慕尼黑。我們隻要讓士兵加緊修築炮台與防禦工事,拖住萊茵軍團才是要緊的事。”
查理大公突然一臉興奮的繼續說道:“沒錯,隻要維爾姆澤元帥的援軍北上,加上我們的五萬軍隊,就算不能徹底打敗法軍。至少也可以挽回戰局,我看最多到冬天,這場戰爭就可以結束,德意誌的霸權必然還會掌握在帝國的手裏。”
施瓦岑貝格親王無奈的說道:“大公,你難道不清楚?這慕尼黑還能再守幾個月?法軍已經切斷了我們的供給線,城內的糧食頂多還能在堅持兩個月的時間,這還不包括慕尼黑居民的需要。失去食物,軍隊必然嘩變,這可要遠比法軍的進攻危險得多。”
“可是維爾姆澤元帥與拿破侖的一較高下的結果也就在這個月左右了,隻要。。。。。”
還沒等查理大公說完,施瓦岑貝格親王就搶先問道:“難道要將戰爭的局勢如同賭注一樣全部壓在意大利戰場嗎?這可不像你往日的領兵風格。再者說如果拿破侖真的是等閑之輩,那麼博利厄元帥和上萬奧地利士兵就不會到現在還會呆在戰俘營了!”
施瓦岑貝格的話令查理大公的眼神瞬間黯淡了下來,查理真的不明白目前的局勢和奧軍所處的困境嗎?
毫無疑問,查理大公明白,甚至要遠比施瓦岑貝格親王要了解得多。
隻不過他到現在都還沒有勇氣接受這個事實,然而這個時候的奧軍將領中能有幾個不是處在對未來戰局的幻想之中?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查理大公真的帶頭承認了目前的戰爭局勢,那麼連維持奧軍作戰的最後一股士氣的理由也就轟然倒塌。
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自從十七世紀以來雖仍然保持歐洲強國地位,但是實際上帝國軍隊打的敗仗恐怕掰著指頭都數不過來,同樣在歐洲大陸的不斷戰敗也直接造成了奧地利國力的衰弱。
1618年開始的三十年戰爭,神聖羅馬帝國戰敗,失去了德意誌大部分領土。之後,德意誌地區有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崛起,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在此戰之後,便演變成為了一個鬆散的以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為核心的國際聯盟。雖說奧地利帝國仍號稱神聖羅馬帝國,但是其權利與領土早已不是幾百年前開國皇帝奧托一世的統一大帝國的概念了。
此後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帝國曆經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結果卻都是毫無懸念的戰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雖說還在奧皇弗朗西斯二世的手裏,而奧地利在名義上也是德意誌地區的宗主國,但是帝國在對於德意誌的政治上卻形同傀儡,隻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