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倘若固守奧格斯堡,那麼法軍一下步必然依靠兵力優勢圍困奧軍。就算奧格斯堡要塞在如何易守難攻,如果沒有奧地利後方的援軍派來解圍,即使奧軍能撐上一兩個月又有什麼用?再者說法軍打攻堅戰的經驗可不比野戰的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符騰堡戰役當中的斯圖加特圍攻戰。在法軍加榴炮的持續轟炸下,所有高達堅固的防禦工事壓根阻擋不了法軍的腳步。到時候奧格斯堡被法軍攻破,奧軍又衝不出去,最後這數萬奧地利士兵隻能被全軍覆沒。
再者說,奧格斯堡的地利位置可不比曼圖亞要塞。
之所以曼圖亞要塞被稱之為北意大利的鑰匙,不單單是因為其引以為豪的防禦工事,更因為曼圖亞位於波河和明喬河交彙處,可屯數萬之眾,戰爭資源充沛,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南線意大利戰場的奧軍十萬之眾在維爾姆澤的統帥下,未曾主動進攻法國意大利軍團,一直沿明喬治河與波河一線積極防禦。這才使得擅長與在野戰中將敵人各個擊破的拿破侖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讓下手,以至於法軍一直停滯於曼圖亞城下。雖然發動過幾輪進攻,但是卻總是以巨大傷亡而被迫停止。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如果近期內沒有奧地利軍隊支援,無論奧軍保不保衛奧格斯堡,其價值已經沒有多少了。再者說,慕尼黑作為巴伐利亞首都,乃是德意誌地區南部第一大城市,該地區周圍也由數個軍事要塞。況且戰備資源極為充裕,能夠給予此時的奧軍最好的補給。
事實證明,奧格斯堡戰役爆發前,施瓦岑貝格親王極力主張的保存實力,退守慕尼黑的建議是正確的。
然而此時的奧地利宮廷中,麵對每況愈下的德意誌戰局,奧皇弗朗西斯顯然已經坐不住了。
將手中剛剛收到的新戰報憤慨的摔在了地上,奧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一臉黑色的望著周圍的帝國高官們嗬斥道:“到底怎麼回事?帝國在南北戰場派遣了不少於二十多萬軍隊,可是居然被法軍打得一敗塗地。這個我忍了,再派遣了阿爾文齊和維爾姆澤兩位元帥前去支援,足有十三萬軍隊啊!”
“可是結果呢?意大利戰場毫無起色,帝國十萬大軍就被一個才幾萬人的意大利軍團嚇的龜縮在曼圖亞不敢出擊。而德意誌戰場又失敗了,不但數萬士兵喪生,元帥被俘,就連奧格斯堡也丟了。帝國軍從符騰堡退到了烏爾姆,又從烏爾姆退到了多瑙河。現在居然說巴伐利亞都難以守住!查理大公自從開戰,以來到底打過一次勝仗沒有?”
奧皇的近臣,外交大臣梅特涅緩緩彎下身子撿起了地上的那本戰報說道:“我想皇帝陛下就算我們不說,心裏也應該很明白,以目前我軍的情況來看,這場戰爭不但我軍贏不了,甚至再進行下去就要危及到帝國的根本了。所以我和內閣幾位大臣一起建議,立即和法國停戰和談。如果陛下同意,我下個月就會前往法國,以盡快謀求和平。”
“其實我也知道這場戰爭早就不應該繼續下去,可是。。。。。”弗朗西斯皇帝搖了搖頭,無奈的歎道:“隻是可惜帝國現在真是騎虎難下,法國人都打到國門前了,恐怕和談將會非常困難,到時候不免要割地賠款。如果是這樣,我寧願將戰爭進行到底。”
“陛下,您真的願意讓法國人用武力打開您帝國的大門?”梅特涅勸說道:“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本來這是整個歐洲來承擔的反法戰爭,可是現在卻隻剩下了奧地利在苦苦獨撐,而英國卻隻給錢不出力。你難道看不見嗎?為了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奧地利幾乎要把國力掏空了。”
弗朗西斯說道:“和談絕不可能,隻要帝國還有軍隊我就要把法國人趕出德意誌,我還會繼續派遣援軍去支援巴伐利亞。至於我的皇弟,德意誌前線最高司令官查理大公,我看也用不著他了。我會立即下旨,革去他的總司令職務,讓他立即返回維·也納。我相信帝國優秀的將領還有許多,肯定能將法軍一舉擊潰。”
“您真的要撤掉查理大公?”梅特涅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