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一十四節 圍城打援(1 / 2)

看了看身邊的梅特涅,帝國陸軍部長元帥拉西伯爵也上前一步說道:“皇帝陛下,對於撤換查理大公前線總司令的職位的問題,我想您是不是再仔細考慮一下。畢竟臨陣換將可是件大事,況且也關係到前線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

停了停,拉西伯爵繼續用著他那沙啞的嗓音說道:“說實話,我和梅特涅閣下的意見一致,不同意撤換查理大公的軍職。雖然說查理大公在德意誌戰場上一退再退,但是我敢保證憑查理大公的軍事素質,帝國軍中再無任何將軍能與其相較。再者說,現在帝國軍中的高級將領大多是像維爾姆澤元帥一樣七十歲上下的老將,戰爭水平大多停滯在二十年前的七年戰爭時期,恐怕結局總不免要步了阿爾文齊、博利厄兩位元帥的後塵,致使我十幾萬帝國大軍所剩無幾啊。”

“我看這件事就無需在議了,我心意已決,查理大公必須撤職。”弗朗西斯皇帝擺了擺手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既然現在前線的五萬軍隊已經在慕尼黑部署開來,我準備再抽調五萬士兵支援慕尼黑前線。”

“可是陛下,帝國全部還能調動的部隊加在一起也隻不過七萬餘人而已,這可是作為預備軍團的帝國最後的軍事力量。萬一這戰事突變,帝國將再無任何反擊之力啊。”拉西伯爵說道。

弗朗西斯二世愣了一會,然後麵無表情的繼續說道:“至於這支支援部隊的指揮官人選,陸軍部長認為諸多將領之中誰能勝任?”

拉西伯爵知道自己再多說什麼也沒有任何意義了,便隻能歎了口氣,然後盡力在腦海中尋找著有能力擔任此次要職的將領。想了一會兒,他才慢慢回答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那麼我建議由作戰經驗豐富的烏姆瑟爾元帥擔任指揮官,並由軍事素質過硬的奧朗德將軍作為元帥的助手出征,這樣或許我軍才能多些勝算。”

弗朗西斯二世點了點頭:“那麼就這麼定了,等到烏姆瑟爾元帥的五萬援軍抵達慕尼黑之後,就立即全權接管查理大公部下的軍隊,並就任總司令職務。至於援軍抵達之前,就暫時由查理大公處理軍務。那麼今天的會議就這樣吧,你們都下去吧”

隨著眾人按照皇家禮節的鞠了一躬,然後慢慢向後退去,弗朗西斯二世抬起頭來望著牆上掛著的七年戰爭時期特蕾莎女皇的油畫,不禁發出了一聲感歎:“二十多年前的奧軍在道恩元帥的帶領下與普魯士腓特烈大帝作戰,四場血戰三勝一負,把普魯士人打得丟盔棄甲。倘若道恩元帥還在。。。。。。。”

“陛下,恕我直言現在已經不是道恩元帥或者腓特烈大帝的時代了。”梅特涅在門口有鞠了一躬,這才轉身離開。

。。。。。。。。

七月初旬,烏姆瑟爾元帥的五萬援軍還沒有出發,奧地利帝國對於查理大公的處理結果已經在慕尼黑前線傳的的是沸沸揚揚。當然,對於查理大公的撤職措施,幾乎在前線的所有奧軍士兵都不理解,但查理大公卻對於其皇兄的做法心領神會。

事實上,弗朗西斯二世非但不是從懲處的角度來處理查理大公,相反這確實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對他最大的保護。

慕尼黑前線隻有五萬裝備不足,士氣低落的奧軍殘部,而奧地利要麵對的敵人則是奔襲而來連戰連勝的十幾萬法軍。難道弗朗西斯二世看不出這其中實力上的差距?更何況他同樣也明白此時德意誌戰場的凶險跟非往日可比,奧地利軍官在戰場上的存活率不到二分之一,更不要說阿爾文齊、博利厄這兩個不幸被俘的元帥,到現在還毫無音訊。從目前的情況可以說,和法軍作戰多半都是在送死。

而弗朗西斯不管怎樣也都要保全自己弟弟的安全,更何況十年前在巴登戰爭當中幼弟約翰大公戰死沙場的消息至今為止仍然讓他不能忘懷。對於奧地利諸位將軍的能力,弗朗西斯心裏自然也清楚得很,恐怕論起作戰謀略,軍事素質,奧軍戰將中尚無一人能超過查理大公。但是明知道這一點,仍然是派遣了烏姆瑟爾這樣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元帥出戰,就是最好的證明。

要是真的論起來,恐怕用撤職來處置連戰連敗的查理大公似乎都不算是一種懲罰,要知道奧地利將領被送上軍事法庭審判的大有人在,槍斃的也不再少數。而查理大公就算是失去了職務,但是上·將軍銜還是得以保存,再者說他又是弗朗西斯皇帝的親弟弟,來日領兵出戰,晉升元帥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