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黃俊生自身存在的明顯問題,是其落選的直接原因。
二、縣上個別領導幹部在私下裏起了一些很不好的作用。
由於黃俊生自身存在不少問題,也使一些幹部在思想上產生了一些不正當的想法。一方麵因為黃俊生的工作方法問題得罪了一些幹部,使這些幹部對黃俊生產生了不滿情緒。另一方麵由於黃俊生的問題反映到市上甚至省上後都沒有得到處理,一些幹部在思想上產生了一定的對組織不滿的情緒,認為組織上不能處理這些幹部,他們就隻好私下裏采取一些非組織的手段來處理黃俊生的問題。因此,換屆前,這些幹部在黨員群眾中散布了大量不利於黃俊生的言論,有的甚至明確地在黨員和群眾中講,上麵要讓黃俊生繼續在河西幹,我們不能有意見,但黃俊生繼續在河西幹,隻能繼續助長他自私自利欲望的進一步膨脹。因此,隻有在換屆時不選他,才能使他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才能使河西更好、更健康地發展。由於黃俊生自身的問題在河西縣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不是小範圍內的,這些不利於黃俊生的言論很容易在幹部和群眾中反映影響,事實上這些言論也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所有這些,黃俊生作為當事人,毫不知情。並且這些不利於黃俊生的言論都是在黨代會召開之前散布的們,所以在黨代會召開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異常情況。在黨代會醞釀候選人時,一些代表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見,實際上也一種信號,但由於蔣勝、董禮友包括黃俊生等都沒有想到問題會那麼嚴重,以為隻是一些代表對黃俊生不滿,利用這種機會發泄出來,而並沒有想到這些不同意見會在其他代表那裏引起共鳴,影響選舉結果,盡管很快采取了一些措施製止代表中不利於黃俊生言論的進一步散發,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有從根本上疏導代表的情緒。在正常情況下,采取這些措施是正確的,但由於不了解之前的情況,這些製約措施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本來,按照正常情況,前階段的一些非正常言論並不會完全影響黨代會的選舉結果,隻是通過這些非正常言論,會使黃俊生的得票不會很高是可以肯定的。對此,黃俊生個人心裏也很清楚。但由於在大會上出現一些代表的不同意見後,大會主席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那些本來對前階段一些幹部所散布的一些不利於黃俊生言論不置可否的代表,在內心裏也產生了反感,認為主席團限製了他們的民主權利,從而起了朝相反方向促進的作用,無形中把這些人推推向了另一麵。在這些散布不利於黃俊生言論的人員中,縣委副書記、縣紀委書記章程,副縣長蘇進步,縣政協副主席李明等是核心人物,他們利用其在河西工作時間長,相應的人際關係比較複雜,在縣上有一定影響的特點,抓住黃俊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利用各種不同的場合,有意無意誇張性地暴露一些黃俊生個人的問題和縣上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大肆渲染黃俊生的個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並且既把河西存在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於黃俊生,又把黃俊生渲染成一個作風武斷、道德敗壞、典型的以權謀私者。本來河西的不少幹部包括一部分群眾對黃俊生就有意見,經過這些縣級領導的傳播,使黃俊生的形象更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為現任縣長舒天成,盡管沒有象前麵的三個人那樣公開地在公共場合散布不利於黨代會選舉的言論,但也在一些場合發表了一些既不利於班子團結、更不利於黨代會選舉的言論。由於這些在縣上有相當影響力的幹部發表的不利言論,在幹部和群眾中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在全縣上下都形成了一種對黃俊生不全麵的看法,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識——黃俊生必須下台,河西才有更好發展的機會。盡管黃俊生對河西縣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因為這些不利言論的影響,以黃俊生的問題掩蓋了黃俊生的成績。而所有這些,黃俊生作為當事人,完全應了中國那句“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的古話。
縣上部分幹部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的言行,是造成黃俊生落選的外部原因。
三、市委在安排河西縣黨政班子時,對縣上的情況了解分析不充分。
客觀地說,市委在研究確定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都不動這一決定時,還沒有對縣區班子進行考察,當時隻是從有利於縣區工作穩定發展的角度考慮,從市委幾個主要領導平時對縣區工作情況了解的個人印象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這一決定本身的基礎不紮實。實際上,在這次換屆前對縣區黨政班子的考察中,考察組考察了解到至少兩三個縣的黨政主要領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隻不過沒有河西縣特別黃俊生的問題那麼突出。盡管沒有考察基礎,但由於市委已經做出了決定,為了簡單地維護市委決策的嚴肅性,雖然在考察中已經聽到了不少不利於黃俊生的情況,並且考察組也提出了調整黃俊生的建議,但礙於已經做出的決定,最後並沒有調整黃俊生。因此,最終導致了黃俊生盡管作為河西縣縣委書記候選人,最後在選舉中落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