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調查結論(1 / 3)

第四章 調查結論

由於調查組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情況,因此,也就沒有出現采取其他諸如紀委辦案時經常采用的強製調查、“雙規”、監控等措施。調查組調查結束後,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對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研判,調查組的每一個人都談了自己個人的看法和意見。在充分討論、分析的基礎上,調查組得出了以下的調查結論:

一、作為縣委書記候選人的黃俊生落選,與他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不少問題有著直接的關係。黃俊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黃俊生工作作風獨斷,聽不進不同意見。特別是近幾年來河西縣的經濟發展走在全市的前列後,黃俊生在內心裏逐漸產生了一種比較突出的自以為是思想,自認為自己是河西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功臣,如果沒有他黃俊生,就不會有河西今天的大發展。由此,在幹部和群眾麵前,說話做事就顯得有些張狂、自大,對其他同誌的功勞基本上全部抹殺了不說,還完全不把其他同誌放在眼裏。因而引起了不少幹部的不滿。

客觀地說,河西縣這幾年的加速發展,確實是在黃俊生擔任縣委書記以後才出現的,特別是在他剛當縣委書記的時候,為了促進河西縣的發展,利用河西縣本地的豐富資源,大膽采取走出來引進來的辦法,製定一係列優惠政策,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國外去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如河西鋁業、天籟藥業、河西電力、天河科技等等十多家大型企業,帶動了河西工業實實在在地上了一個台階,也使河西縣的整體經濟水平上了一個台階,使河西由原來在天籟市的排名基本上處在最後兩三位上升到現在的在天籟市名列前茅,這其中,黃俊生作為縣委書記,確實是功不可沒。也因此,黃俊生由自信變成了自負,原來辦事果斷、有魄力的優點也就變成了獨斷專行、聽不進不同意見的缺點。這些年在河西縣,凡事基本上都是黃俊生一個人說了算,不少事開會也好,集體研究也好,都基本上是走程序,對黃俊生和其他人來講,都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其他人的意見不起作用,他自己也覺得其他人的意見有等於沒有,誰的意見都沒有他的意見正確;

二是不計影響地做一些明顯違犯紀律或規定的事情。首先可以說是明目張膽地為其子做生意介紹客戶拉生意。隻要是與他兒子生意有聯係的,黃俊生幾乎都會主動說到他兒子在做什麼什麼,希望能夠多多關照之類的話。實際上就是希望能夠照顧其兒子的生意。這些年來,黃俊生兒子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大程度上是靠了黃俊生的這種不計影響的推介。對此,不僅整個河西縣知道,就是在天籟市也有比較大的影響。盡管黃俊生的這種做法與中央對領導幹部的規定有違背,市紀委也曾調查過,但卻沒有找到其明顯的違紀證據。加之與黃俊生兒子一起做生意的人都在其中得到了相應的好處,用現在時髦的說法是實現了雙贏,誰也不願意破壞已經形成的這種格局。因此,市紀委在調查中沒有掌握到有力的證據來證實黃俊生在其中有違法行為,也就隻好不了了之。

三是生活不檢點。在班子考察中,已經聽到過反映其與縣委辦公室的一個女同誌關係不正常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無法拿到直接的證據,但通過調查了解到,與這個女同誌有關的人員特別是親戚,這幾年確實有好幾個都從鄉上調到了縣上或者是從縣上很一般的單位調到了比較好的單位,有的還在這幾年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上。用在調查中不少人的話說,不管黃俊生與這個女人有沒有關係,但這個女人的親戚朋友這幾年得到了不少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

四是黃俊生自己的家人和親屬這幾年也得到了不少好處。幾乎每個人都換了單位,有的還換了好幾個單位,如其兒媳,就是換了四五個單位。這些問題,在縣上的幹部群眾中反響很大,也有不少人反映到了市上甚至省上,但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理,時間一長,老百姓覺得無可奈何,也就隻有私下裏罵GCD歪,罵黃俊生貪得無厭。黃俊生這幾年在幹部群眾中的名聲變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市委確定他繼續擔任河西縣縣委書記後,他為了在幹部群眾中進一步確認自己的地位和權威,在大會小會上都在強調“市委已經確定他繼續在河縣擔任縣委書記”這一點,用河西縣的一些幹部群眾的說法,感覺他是在給河西的幹部示威,本來不少人對黃俊生就有意見,這樣下來,不少幹部和群眾在心裏更是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