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調查結論(3 / 3)

對於第三個原因的提出,蔣勝內心裏很遲疑,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方麵說明市委在決策上存在失誤,另一方麵,這樣結論也直接說明自己作為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在工作中存在失誤。同時,也會導致人們對市委書記高揚的不滿,因為最先做出縣區黨政主要領導都不動動議的,是作為市委書記的高揚,雖然最後做出這個決定後,高揚還到親自到省上去給省委領導作了彙報,征得了省上領導的同意,但出現了問題,就決不能把責任推到省委領導那裏。對此,蔣勝在思想上非常矛盾。承認吧,可能影響自己今後工作的開展,甚至影響自己的位置,同時也可能給市委書記高揚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省委認真追究起來,自己該如何承擔責任?不承認吧,客觀事實又在那裏,縣委書記在選舉中落選,自己作為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如果說自己沒有責任,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這樣一來的話,也會把高揚同誌弄得更加被動,不了解情況的,還會認為是自己不與書記配合,有意給高揚出醜,並且也因為兩人的不配合、不協調,致使相關工作不力而出現這種情況。蔣勝反複考慮,覺得如果自己不主動承擔責任,最後上級來調查,並由上級來說自己應該承擔責任時,那就更被動了,對自己也會更不利。自己主動承擔了責任,不僅可以顯示自己的擔當勇氣,也可以為高揚減輕思想壓力和工作責任。這對於久在官場上的蔣勝來講,知道在必要時做出適當的付出後可能得到的回報。一直以來,社會上就在傳說高揚在下一次省上換屆時會提拔到省上去任職,並且高揚也知道高揚與省委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和組織部長關係一直不錯,自己在這個時候給高揚擔承一些責任,最後得到的回報肯定比自己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回報大。經過反複權衡,蔣勝還是主動提出了這一原因,並且在交待撰寫調查報告的同誌,一定要地報告中說明他這個分管領導在工作中沒有起到很好的把關和參謀作用,對黃俊生落選負有直接責任。當然,蔣勝也想到過,提出這個原因,對自己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因為稍有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無疑是說市委書記甚至市委決策上不當,盡管自己在這其中主動承擔了責任,但萬一上麵一定要追究責任的話,自己就完全可能首當其衝。當然,蔣勝也知道,市委決策存在問題,是這次黃俊生落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其他人可能都知道,隻有市委相關領導如蔣勝或者是主要領導高揚提出來才好說,才不會在班子中造成不良後果,如果其他人提出來,很可能造成班子的不團結。蔣勝知道,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不便提出這個原因,稍有頭腦的人也不會主動提出這個原因。對於自己主動提出承擔責任可能給自己帶來被動這一點,蔣勝自己非常清楚,因而在思想上也有很大壓力。但麵對出現的問題,蔣勝知道,自己作為市委的分管領導是躲不了的,以其被動,不如自己冒一點風險,到最後也可能由被動變為主動。否則,一味地想規避風險,最後可能會承擔更大的風險。

實際上,蔣勝這樣考慮,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表現。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講,盡管自己還可以把責任往組織部門推,往其他領導特別是高揚身上推,但隻要知道現行政治體製框架及其運行規則的人,都知道問題的實質在哪裏,如何他一味地把責任往其他地方推,最後自己會被弄得裏外都不是。而自己主動把責任承擔起來,既顯示了自己的氣度和風采,也可能使自己今後變得主動於——這也是作為一個好領導應該具備的素質:不怕擔風險,敢於承擔責任。最後蔣勝明確地把這個原因提出來,並且自己主動承擔責任,這也是蔣勝在政治上高明的地方。後來的結果也證明,蔣勝的這一著是非常正確和高明——後來高揚雖然並沒有被提拔,但調到省委組織部作常務副部長後,對蔣勝一直是關照有加,蔣勝後來能夠擔任天簌市市長,也是高揚極力推薦的結果。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