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句話用在組織部門身上,可能還比較恰當。這樣說似乎有點損害組織部門的形象和權威,但現實情況就是如此。現在,無論是哪一級組織部門,也不論他是組織部門的什麼幹部,哪怕就是組織部的部長,都沒有誰敢說“我可以把你提拔起來”這話。姑且不說現在的幹部選拔任用程序中,群眾推薦這個環節就不是哪一個人能夠完全控製得住的。就是不需要群眾推薦的人選,如果是重要部門,組織部門作用的發揮也非常有限,甚至是完全發揮不了作用。一般來說,重要部門領導幹部的任用,都是黨委主要領導關注的對象,其人選可以說都是主要領導親點,組織部門最多發揮一下參謀作用,並在這個過程中按照規定走一下程序。對於一些不重要的部門,組織部門就肯定能夠發揮作用,特別是組織部的領導,因為主要領導對這些部門由誰去任職他們並不關心,誰去都可以,這樣,組織部門的意見就非常重要了。同時,如果組織部門對某個幹部有意見,或者說是組織部門認為某人不能提拔,那麼總可以找一些不能提拔的理由。麵對組織部門提出來的理由,除非是主要領導對這個人非常熟悉或者是態度非常堅決,否則是不會輕易否決組織部門提出的理由的。因為不會有哪一個領導願意因提拔一個和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幹部而讓自己承擔政治上的風險——如果組織部門說某一個人有問題,而自己卻堅持要提拔,今後真正出現了問題,自己豈不是要承擔責任?大的責任不說,至少用人不當的責任是說不脫的。萬一有人因此懷疑自己在其中有賣官嫌疑,豈不是要冒更大的風險——現在的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可以說沒有哪一個經得起查。盡管現實中因為用人不當而被免職的領導基本上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個領導也不可能去為一個和自己完全不相幹的人拿自己政治前途去擔風險。
盡管如此,但隻要能夠進入組織部門工作,對於幹部本人來講,還是是讓人高興的事。對於組織部門的幹部,有“見官高一級”的說法。特別是幹部科室的人員,到了縣上或者部門,主要領導都要出麵,就是實在出不了麵,也會托人帶話表示歉意。這在無形中就提高了幹部科室人員的政治地位。
同時,也還有“跟著組織部,年年地進步”的說法。
客觀上,組織部門的幹部提拔總要比其他部門的幹部提拔得快一些。今天你是領導,說不定明天他就成為了你的領導。
主觀上,對於組織部門從事幹部工作的人員,各級領導包括各級黨委的主要領導都非常重視和關注。重視和關注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從事幹部工作的同誌掌握著領導幹部多方麵的情況,不僅了解領導幹部個人的情況,也掌握著一些領導幹部在選人用人過程中的是非曲直、個人恩怨,甚至個人隱私。每一個做領導的,都不願意自己的這些情況被自己不信任的人知曉,否則留下把柄,難免不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至少,也容易留下一些話柄,讓人說三道四。另一方麵,在組織部門工作的人,都是領導信任的人,特別是負責幹部工作的同誌,主要是為領導選人用人提供參考和依據,如果是不信任的人,擔心提供的情況不真實、信息不準確(盡管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但有這個擔心也是一種正常反映)。因此,在組織部門從事幹部工作的同誌,基本上都是首先在其他科室如組織科、研究室、辦公室工作,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工作表現確實不錯,綜合素質過硬,領導覺得值得信任後,才有可能調整到幹部科室工作。即使少數直接到組織部門的幹部科室從事幹部工作,像小王這樣的,既不多,並且也是分管黨務工作的黨委領導同意或者是組織部的主要領導特別了解才有可能。如果是縣區的組織部門,調一個幹部進組織部門從事幹部工作,縣區委書記都是要直接過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