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這種糟糕局麵,還要‘充分肯定大好形勢’,難道叫我們為死這麼多人歌功頌德、為死這麼多人喝彩鼓掌嗎?這個主題有問題!一點馬列主義也沒有!簡直昏庸無道!說到這兒,大家明白我為啥要攪亂這個會了吧?這個會議不攪亂行嗎?!我現在鄭重建議,這次會議堅決要變調子,把‘充分肯定大好形勢’扔他奶奶一邊去,以查找問題、批評錯誤、總結教訓為主!請同誌們討論決定。”
會場一片寂靜,這些經常參加各種會議的官員們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的“不同聲音”,顯得全神貫注。主席台上的幾位省、地領導都聽得出,王國華的講話矛頭直指省委,他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主持會議的地委第一書記路憲文驚恐不寧,他擔心會議這樣開下去,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必定怪罪下來,自己肯定吃不消。他帶著不安的表情上前為王國華的杯中加水,試圖借機提醒王國華適當控製下情緒,沒想到話未出口便討沒趣。王國華看了路憲文一眼,講道:
“路書記,對不住了,接下來我要批你幾句,希望你不要被嚇著。同誌們,我還有一個建議,這次會議要徹底改變會風,少唱高調、多講實話。我明白,說實話很難,因為黨內有一種壞風氣,吹牛不報稅,說假話不臉紅,弄得許多人唱高調說謊話成習慣了。咋造成的?上麵逼的。上麵希望糧食高產量,下麵就‘放衛星’;上麵說信陽出現瘟疫,下麵就不敢說人是餓死的。歸根到底,壞作風都是先從上麵開始,上行下效!
“當然,也不是沒人敢講真話,張樹藩就敢。可是講真話往往倒黴,張樹藩就老挨整,去年,就在這雞公山,把人家夫妻倆都整了。聽說,這次會議,張樹藩又講了實話,他又差一點挨整。路憲文,我沒說錯吧?這種壞風氣不改咋行?不要怕挨批,我今天帶頭講實話,就是寫檢查也輪不到大家,大家不必擔心。
“信陽是我的家鄉,家鄉餓死這麼多人,我非常痛心,也非常氣憤!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出在一些領導幹部隻想著對上負責,而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丟一邊了,為官之道走偏了!你路憲文不就是這種人嗎?餓死人你不敢報告,上麵有人說是瘟疫你也跟著說是瘟疫,你的本事是上麵咋說你咋說,應聲蟲!
“當然,把賬全記在你路憲文的頭上也不公平,省委錯誤更大、更多。可你也得反省下,為什麼張樹藩敢講實話,敢堅持原則,你卻不敢?工作作風有問題,思想作風不正!不過這次會議你路憲文表現還算不錯,沒有堅決執行省委領導指示,所以張樹藩少挨一次整。就該這樣,明知是錯誤的指示,理都不理。早這樣,就不會死這麼多人。”
王國華是省領導中第一個公開點名批評路憲文的人,也是第一個公開指責省委主要領導錯誤的人。在場的幾位省領導人人顯得惶惶不安。
“唉,我今天情緒太激動,罵了路憲文。其實,我也是在罵自己啊。信陽地區餓死人的情況我早就知道,我家裏就死了好幾口。可是幾次省委會上都定調為瘟疫,知道真相的人很多,沒人發表不同意見,我也沒敢當這個唱反調的‘出頭鳥’。大錯特錯啊同誌們,當年槍林彈雨死都不怕,挨頓批算個!當時就是犯昏,該講的話沒講,等於向錯誤的東西屈服了,這一屈服,就給錯誤的東西放了行,就造成這樣大的悲劇,難道不該罵嗎?!”
鴉雀無聲的會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連挨罵的路憲文也流著眼淚起身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表明副省長王國華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副省長王國華關於改變會議主題的建議在分組討論中順利通過,卻給到會的另外幾位省委領導出了個難題。顯然,改變省委第一書記的決定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而大會討論通過的決定也沒理由置之不理。會議領導小組緊急磋商,希望找到一個平衡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