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績覺得自己終於幹完了“一件大事”,一身輕鬆回到自己家裏,準備好好睡上一覺,他的確太累了。剛躺下又翻身起來,接通了地委第一書記路憲文的電話,彙報了向北京發報的事。對方許久沒有一句回應,楊守績說:“書記,咋不說話?被嚇暈了?不用怕,天塌下來我頂著,你隻管按章辦事就行。”

楊守績說完便掛斷電話,他完全能夠想象到路憲文聞此消息目瞪口呆的情形。

在一邊的妻子早聽得一頭虛汗,驚恐不安地道:“你明知省裏啥態度,還把這樣大的事捅到北京去,省裏能放過你才怪。別人都知道順竿爬,你咋‘一根筋’哩?肯定要惹出大麻煩了,急死人呀。”

楊守績說:“我不惹這個大麻煩,老百姓就更倒黴。‘放衛星’、高征購、‘反瞞產’,我都跟著順竿爬了,結果把老百姓害苦了。全縣幾萬條人命讓我醒悟了,再順竿爬不但黨性沒有了,連人性都沒了!我想好了,幹這件事肯定有代價,權當是罪有應得,為老百姓贖罪。”

楊守績倒頭睡了,這一覺睡得很長,睡得很香。

其實,他在楊守績向中央發報之前,有人已經把信陽大量餓死人的情況報告給中央。1960年2月,中央內務部郭處長路經信陽,張樹藩曾私下告訴他信陽餓死20萬至30萬人,希望他回北京代為上報。郭處長感到事情重大,立刻回京,第二天晚上電話告知張樹藩,他回京一下火車就直奔部裏,向部領導彙報此事,部領導也不敢耽擱,當天就報告了國務院。張樹藩以為,中央很快就會有所動作,讓老百姓過個平安年沒大問題。但整個春節沒有一點動靜,他弄不明白到底為什麼。

事後有人透露,郭處長的報告逐級上報後“沒有動靜”,與國務院一位副總理的態度有關。因為在這之前國務院已收到過有關河南、山東等省浮腫病死人的情況報告,而這位副總理說:“浮腫是不是糧食問題造成的還沒有結論。”

3月初,楊守績發給國家衛生部的“死亡報告”呈上中央監委書記董必武案頭。中央監委是中紀委的前身,它的職能按毛澤東的風趣說法是“為共產黨淨身”。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由這位共產黨的元老坐鎮中央監委足以顯示這一職能機構的重要地位。董必武看完報告後怒吼不止:胡鬧,犯罪,丟共產黨的臉!

這之前,董必武已經看到了老部下“張三鐵匠”赴京遞交的材料,正準備親自向河南省委打電話詢問情況,這時衛生部的報告也來了。

董必武立刻指示派人調查此事,處長李堅奉命以中央監委特派員的身份趕往河南。

李堅一行三人到達省會鄭州,先見了在省委黨校學習的固始縣委第一書記楊守績。楊守績向中央發報的事情被省委知道後,他便被安排到黨校“學習”,省委的實際意圖無非是把這位“惹是生非”的縣委書記控製起來。

楊守績見到李堅便淚水橫流,泣道:“中央終於來人了,老百姓終於徹底有救了。”

李堅告訴楊守績,中央在此之前也收到過安徽省一位老紅軍反映家鄉餓死人的材料,其他地方也寄有類似信件,但都屬個人行為,也比較零碎。能比較完整地反映情況,並以一級組織的名義,固始是第一個,中央十分重視。

李堅與楊守績交談到深夜,掌握到一些基本情況,決定第二天就直奔固始縣展開實地調查。

多年後,李堅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

去河南我是有顧慮的,因為事先我知道中央領導裏麵對“餓死人”這件事看法並不一致,有極“左”思想者不在少數。我帶了兩個人去河南,省裏又派了兩個人,一共五個人一起去信陽。我們五個人都有顧慮:“彭德懷都挨整了,我們還能說話嗎?!”到了信陽,地委又派了兩個人,一共七人。我們出信陽,經羅山到潢川,看到在山坡上、水溝裏都有沒掩埋的屍體。

我們到了固始,聽說死了3萬多人。楊守績在省委黨校學習,我們就住在楊守績的辦公室裏。第二天早晨起來,在固始縣城街上,看到十多個人被五花大綁,用一根繩子穿起來遊街,說是抓到的“流竄犯”,實際是逃荒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