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準備春節期間“與民同樂”的楊守績,沒敢離開縣城一步,因為他未能給百姓要到糧食,未能讓百姓吃到餃子,實在沒有勇氣麵對百姓,實在想不到任何一句能夠寬慰安撫民心的話。
春節期間,省民政廳辦公室副主任張富向黨中央寫信、進京告狀之事迅速傳遍全省,也傳到楊守績這裏。楊守績覺得總算等來個“好消息”,他認為隻要張富告狀之舉成功,就一定會引起中央重視,問題很快就會解決。楊守績暗暗佩服張富的勇氣,因為之前沒人敢於和省委領導公開叫板,張富這個“小人物”卻開了個先例。
但接下來的消息讓楊守績有些失望:張富被“看住了”,停職反省。楊守績覺得,如此事屬實,意味著省委是鐵了心要“捂蓋子”,糧食問題短期內仍不可能得到解決,百姓的苦難仍將繼續加重。
楊守績沒料到,幾天後形勢卻出現一絲轉機,他接到通知,做好參加省擴幹會的準備,據說會議將研究糧食問題。
這一轉機來之不易,應該說與張富告狀有關,也是各地的地委第一書記紛紛向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逼宮”的結果。元旦過後,各個地委第一書記輪番要求吳芝圃親自出馬了解災情,而吳芝圃寸步不離省城。他不敢下去,因為他明白地委第一書記們的用意,無論到任何一個地方,他都無法再在鐵的事實麵前指鹿為馬,他一再維護的“疫情說”將不攻自破。他或許更明白,到了地委第一書記們對自己“群起而攻之”的地步時,再無任何“表示”恐難過關了。
2月初,眾人期盼的省五級幹部會議召開,各地區強烈要求省委放糧救人,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之勢。
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自然感受到了人們的情緒。他在會上說:“省裏糧食不多,這次可以分一些,以後再沒有了。蘇聯在逼債,國家很困難,河南要為國分憂,有困難自己解決,不能向國家伸手。要告訴群眾樹立國家觀念,毛主席連肉、雞蛋都不吃了,咱們再勒下褲腰帶,少吃幾口有啥不應該?要大挖潛力,搞‘替代食品’,包穀心、草根都能吃嘛。”
這次會議,吳芝圃沒再講“階級鬥爭”,也未再提“反右傾思想”,與會者感到輕鬆了許多。
省裏計劃下撥的糧食數量極為有限,參加會議的人都在計算,除了按省委要求留夠種子,到老百姓嘴裏也不過每人斤把糧,杯水車薪。
楊守績在省裏參加會議的第十天,縣裏報告死亡人數又增加一萬多。他急忙向地委第一書記路憲文報告情況,路憲文愁眉苦臉,說:“這幾天聽的淨是死亡數字,粗算一下,全區死亡快20萬了,我已經愁得幾天睡不著。最新情況已經及時向省委報告了,等指示吧。”
楊守績說:“死20萬?截至目前,如果全區被餓死的群眾少於50萬,我楊守績先砍下自己的腦袋補個數!省裏這次下撥的糧食不夠塞牙縫,還得提意見,讓省委增加下撥糧。”
河南省五級幹部會議從2月5日開到25日,這期間正是大批饑民死亡的高峰期。而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在會議期間仍然強調死人與“疫情”有關,不是糧食問題。
楊守績剛回固始,就碰到剛剛從省城趕來的一個解剖組。解剖組專家對楊守績說,他們是根據省委領導指示匆匆趕來的,任務是解剖屍體,進一步“調查疫情”。
楊守績對天長歎:“看來是不弄出個‘疫情’絕不罷休啊,‘疫情’究竟是啥好東西,對這些當大官的這麼重要!各位專家,別折騰了,你們就按省委領導的意思下個結論算了,別再對死人動刀子了。”
一位專家對楊守績說:“楊書記,您別灰心呀,我們這些專家隻對科學和生命負責,動不動刀子結果都一樣,我們隻是要做到讓他們無話可說,剩下的事就看你們這些當官的了。”
解剖屍體的工作最初遇到極大的阻力,幾乎所有死者的家屬都堅決反對。這天,楊集公社衛生院門口聚集起手持棍棒、鐵鍬的群眾,他們把楊守績和省解剖組的專家堵在裏麵不讓出門,現場氣氛異常緊張。
一位老漢指著楊守績破口大罵:“老百姓天天盼共產黨放糧救命,可是你們倒拿著刀來了,人死了還要被你們開膛破肚。狗官,拍拍心口,你敢說人不是餓死的?為啥非要往‘疫情’生拉硬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