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公開信》中寫道:
目前,我們的國家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我們的師生和其家人們也在經受饑餓甚至死亡的威脅。至此生死攸關之際,我們最需要的當然是糧食,學校卻沒有能力解決糧食問題。但這並不意味我們戰勝不了這場大饑餓,因為我們麵前站立著一個偉大的黨,共產黨能夠把我們解救出苦海,就能夠帶領我們戰勝饑餓;又因為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愛。
除了糧食,眼前我們還需要什麼?是互相關愛的美德,是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美德和精神支撐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理應把它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起來!我們全校師生在這方麵的表現已令我十分感動,我相信在今後更艱苦的日子裏,大家會做得更好。
同學們,老師和你們在一起,蔑視一切艱難困苦,努力學習吧!
縣委書記接到校長的信,立刻趕到學校。他一個班一個班轉,發現學生們的臉色正像校長信中講的那樣“蠟黃蠟黃”。這種狀況也在他的意料中,因為學生們忍受饑餓的時間太長了。
縣委書記對校長說:“我馬上從水利工地擠出一些糧食來,先讓孩子們吃幾頓飽飯。餓倒大人也不能餓倒孩子們啊。”
校長說:“太好啦!不過,這也隻是解一時之困,我擔心,寒假過完,再開學時學生恐怕到不齊了……”
縣委書記說:“每個村子都有人餓死,到處都需要糧食,能擠出這點糧食給學校,已經不容易了。這樣吧,學生放假時每人再分給十個饅頭,隻能走一步說一步了。”
送走縣委書記,校長頓覺輕鬆了許多,因為畢竟爭取到了一點救命糧,學生的安全又多了一點保證。
校長剛回到宿舍,教導主任便跟著進來,說校長家裏捎信來,要校長趕快回家一趟。校長這才想到,自己已經半個月沒回家了。身為一校之長,在這種非常時期,他的全部精力都在學生身上,哪敢離開半步?半月未歸,妻子和兩個孩子吃什麼?家裏突然捎信催他回去,會不會出了啥事?校長最擔心5歲的小兒子,小家夥體弱,經常鬧病,如何經受饑餓?他越想心中越急,恨不能馬上回家。可又一想,兩手空空,回家何用?再等一天糧食就到了,也好帶點吃的回去。再說明天接收糧食,這樣重要的事校長不能不在場呀。
終於熬過一天,校長懷裏揣著幾個饅頭夜半而歸。
遲了,他進門看到的是5歲兒子冰涼的屍體。
妻子懷中仍抱著已經死去的孩子,滿臉淚痕。看到丈夫,她頓時泣不成聲:“孩、孩子天天叫、叫爸爸,你還是晚、晚一步……”
妻子告訴丈夫,孩子們餓得太久了,天天哭叫,漸漸連哭叫的力氣都沒了,她覺得情況不妙,情急之下,割破自己的手指滴血救子。“可咋也擠不出多少血……”妻子悲痛欲絕。
校長從妻子懷中接過孩子的屍體,淚如雨下,泣道:“就差一天啊,爸爸給你拿回吃的,你卻走了,我可憐的孩子……”
校長連夜埋了孩子,第二天一早急忙返回學校。他把全校教師召集起來,講道:“這些天,大家把全部精力放到學生身上,未能顧家。你們都盡快抽時間回家看看吧,別像我,出了事後悔莫及啊。”
這天晚上,校長比往常睡得早,因為他身心疲憊不堪,更因為喪子之痛對他的打擊過於沉重。
校長全然不知,此時他的宿舍外站滿了學生。校長失去心愛的兒子的消息當天很快傳遍全校,同學們也都感到痛心。他們無不認為,校長的心都在同學們身上,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學生,他天天忙著為學生申請糧食,卻很少顧家,不然咋會失去兒子。心存感激的同學們手裏拿著用白紙自製的小花,紛紛聚集在校長門前,以此表達他們的心意。
教導主任來到學生們麵前,含著眼淚說:“同學們都回吧,讓校長好好休息休息。”
可同學們仍然站著不動,一位班幹部對教導主任說:“老師,我們有好多話想對校長說……”
教導主任聞之動容,又勸道:“天天吃不飽,抵抗力本來就差,這麼冷的天,你們凍出病,校長又會心中不安。同學們回吧,我一定把你們的心意傳達給校長。”
清晨,校長和往常一樣走向教室,清點各班早間自習人數。這個清晨卻讓他刻骨銘心,因為他轉遍每個教室,看到的都是同一幕場景:黑板兩側掛著兩朵白花,黑板上寫著“校長,我們都是您的兒女”幾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