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將冰淚化春水
——地委默許“糧種換人種”
1959年11月下旬,河南省召開地、縣、社三級農業書記會議,主要議題仍然是“反右傾”、“反瞞產”、超額完成糧食征購任務。
對於這次會議精神,信陽地委未按慣例召集各縣領導研究落實措施,也未對下提任何“積極落實”之類的要求。顯然,地委第一書記路憲文滿腦子裝的不再是“堅決落實省委指示精神”,他對群眾生活以及生存的憂慮與日俱增。
路憲文指示各縣:把主要精力放在群眾生活上。
12月3日,遂平縣委第一書記蔡中田來到常莊公社,公社書記徐本元見麵就哭喪著臉說:“書記,不能再瞞著了,俺這裏也餓死人了。實際上您上回來就有了,沒敢報。”
蔡中田半個月前曾來過常莊公社,那時的狀況就令他擔憂,反複叮嚀公社書記徐本元千萬不能餓死群眾。可半個月後再進常莊公社,他竭力想避免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怎能不光火?
×你媽,咋搞的!蔡中田破口大罵。
這位膠東漢子愛罵人,高興的時候罵,不高興時也罵,尤其是“×你媽”、“媽個×”天天掛在嘴上。而這兩句罵人的話在河南屬於“惡罵”,沒人願意接受。最初,一些挨過罵的人都不高興,在民主生活會上還提過意見。蔡中田為此給大家講了一個笑話,講的是自己家鄉一位老財主分家,兩個兒子為爭家產罵起來,互相“×你媽”。老財主對兩個兒子說:家產你們可以對半分,你媽是我的,誰也不能操。蔡中田通過這個笑話向大家說明,自己常罵的兩句話在家鄉屬於人們的口頭語,實在沒有惡意。此後,大家便不計較蔡中田的“惡罵”了,隻當口頭語對待。
徐本元挨了罵並不生氣,隻是委屈地說:“書記,您罵八輩祖宗也沒用,眼下就剩那點種子糧了,沒人敢動,除此之外再沒別的東西吃,連樹皮都啃光了,咋會不餓死人?”
蔡中田心裏也清楚,徐本元講的是實話。冷靜下來,蔡中田歎道:“共產黨的天下餓死群眾,不能光怨天災,我們的政策有問題啊。快,咱們去村裏看看。”
徐本元說:“書記,我都沒勇氣下村莊了,每次見到群眾都說‘相信共產黨領導不會餓死人’,現在已經餓死人了,還說啥?群眾怨氣越來越大,不好弄了呀。”
蔡中田對徐本元說,必須去,給死者磕個頭,給家屬賠個禮,讓群眾知道我們這些黨的幹部心仍是熱的,仍在積極想辦法。
徐本元無奈,帶著蔡中田來到附近一個村莊,走進一個破舊的小院。這是徐本元三姑媽的家,他覺得,到自己的姑媽家,至少不會挨罵,避免讓縣委第一書記遇到難堪的情形。
三姑媽席地而坐,正在燒熱的瓦片上炕大雁屎。大雁吃麥苗,拉出的屎相對“幹淨”點,可以入口充饑。
眼前的情景讓蔡中田和徐本元心中酸楚,徐本元一聲“三姑”憋了許久才叫出,伴隨而出的是一串長長的淚水。
三姑媽聽到侄子的聲音,抬起頭,用手掰開紅腫的眼皮打量徐本元,隨之淚水奪眶而出。三姑媽說:“眼腫,看人模糊不清。這淚水呀,好像也變冰涼了,等死的人,心涼淚不熱。你扶俺起來,俺自己站,得費半天勁。哎,人都餓得渾身沒一絲力氣了。”
徐本元扶起三姑媽,問:“就吃這東西?”
三姑媽說:“有這東西也不賴,逮到啥吃啥,肚子裏多少填點東西,甭管是啥,能多活幾天。村裏餓死十幾口人了,你下回來,不知還能不能看到三姑。”
這時,蔡中田蹲下身,捏撮大雁屎放進口中,嚼巴幾下,喃喃自語:“這味道,一輩子忘不了,也不能忘啊。”
蔡中田站起身,對三姑媽說:“老人家,您的心不能涼,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時我和本元一起來看您。放心,今天我嚐了您一口大雁屎,過年時我還您一鍋餃子,我一定讓您的淚水變熱。”
當三姑媽得知眼前說話的人是縣委第一書記時,露出了笑容,忙說:“縣太爺有這話,俺還能不放心?俺不指望吃餃子,有碗稀飯就中。有碗稀飯也不容易,就為一碗稀飯,村支書家門口還捆著人哩。”
三姑媽的話立刻引起蔡中田的注意,他感到村裏可能發生了什麼事,示意徐本元離開三姑媽家。
兩人來到村支書家門口,看到圍著一群人,正在為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人求情。徐本元撥開人群走到村支書跟前,還未張口問話,村支書就先解釋說,被綁的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是傷殘軍人。村裏信得過他,讓他保管種子糧,他卻監守自盜,還拿刀拚命……正準備送公社處理。
徐本元轉身走近被綁的人,問:“餓死爹娘不吃種糧”,你知道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