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眼裏,曆來官比民優,所以群眾對幹部多吃多占問題反應似乎並不強烈。

路憲文對群眾說:國民黨代表官僚階級利益,咱共產黨講的是服務人民。如果咱們共產黨的幹部和群眾不一樣,那就是脫離群眾,比如現在,群眾在挨餓,有些幹部比群眾吃得飽,這種“不一樣”共產黨不允許。

在光山發現的問題使路憲文覺得“兩反”活動不搞不行。他又召集潢川、固始、商城、新縣等幾個縣的領導趕赴光山開次碰頭會,征求對“兩反”的意見。幾個縣的領導明確表明了支持“兩反”活動的態度,隻有光山縣委第一書記馬龍山保持沉默。路憲文明白,馬龍山對“兩反”活動有抵觸情緒,而這種抵觸情緒恰恰說明他自身不淨。

路憲文對幾個縣領導說,群眾對幹部多吃多占問題不以為然,那是寬容;而我們有個別領導幹部也不以為然,這是對自身、對部屬要求不嚴。多吃多占就是特殊化,特殊化就是脫離群眾,脫離群眾就會損害黨群關係,不能允許,堅決不能允許!搞“兩反”活動,就是為了把那些在思想上、行為上脫離群眾的幹部拉回群眾中去,拉不回來就開除他!

路憲文還告誡大家:我們信陽地區的淮濱縣出了個楚國名相孫叔敖,被後人傳頌幾千年。為什麼?他官居宰相,母親仍在家鄉打柴,妻兒仍在耕地,一家人仍過著清貧的日子。這樣為政清廉的官,百姓怎能不傳頌?怎能不擁戴?我們是共產黨的官,應該比封建時代的官員更先進,這也是黨對我們的要求。可是我們有些同誌連封建官員也不如,搞特殊化,脫離群眾,給共產黨丟分。同誌們,與群眾苦樂相齊,是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丟不得,我們必須保持清醒。

馬龍山的表情十分難看,因為他聽得出路憲文這番話明顯是在敲打自己。

信陽地區的“兩反”活動全麵展開,數十名有明顯違法亂紀行為的縣、社、村幹部被開除黨籍或撤銷職務。群眾對“兩反”活動反映良好。

然而,這一活動開展中期遭受到來自省委的巨大壓力。省委領導指責信陽地委犯了兩個錯誤:一是瞞著省委搞“兩反”,屬無組織無紀律行為;二是不抓大事,工作思路缺少大局意識。

省委領導的指責讓路憲文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自己任地委第一書記以來一直忙於“落實省委指示精神”,也就主動幹了這樣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怎麼就落了個“無組織無紀律”的評語?他更奇怪,“全國形勢一片大好”,就一好遮百醜了?對明顯存在的問題就可不管不問?抓提高黨的形象、密切黨群關係、增強群眾信心的工作,這難道不是大事?及時解決基層幹部隊伍出現的問題,怎麼就成了“缺少大局意識”?

盡管路憲文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點慍怒,但無法不重視省委領導的指責,因為他改變不了長期養成的服從意識。

路憲文把省委領導的指責告訴了張樹藩,並亮明準備中止“兩反”活動的想法。

而張樹藩對省委領導的指責不以為然。他認為,“兩反”活動對基層幹部震動極大,群眾反映也極好,效果很明顯,說明開展這項活動是必要的、正確的,不能半途而廢。他還告訴路憲文,隨著“兩反”活動的不斷深入,基層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其他問題也陸續暴露,尤其是某些幹部“對群眾態度粗暴、行為極端”的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張樹藩建議,“兩反”活動不但要堅持開展到底,還要增加一項內容:反粗暴。

路憲文暗想,“兩反”活動都難以順利進行,還要變成“三反”,省委領導不找上門罵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