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績不等水利局局長說完,就非常嚴肅地說:“我這裏十萬火急,你卻要三兩個月?聽清楚,我的話不是兒戲,七天後開不了工,你這局長就別想當了!”
縣長也覺得太倉促,弄不清書記為什麼這樣急,本想建議調整下開工日期,見楊守績如此堅定,隻好作罷。他對水利局局長說,按書記定的原則做方案,確保按時開工再說別的,天亮之前必須把前期方案弄出來,抓緊通知下去。
縣長、水利局局長通宵達旦做出方案,第二天一大早便送給楊守績審查。楊守績並未細看,隻說隻要人馬拉上去就行,其他都不重要。
見楊守績打了一個哈欠,縣長忙問:“您也熬了一夜?”
楊守績說:“睡不安穩,幹脆不睡了,給地委寫了兩個報告,一個講水利工程,一個申請工地用糧。又撥拉半天擬出個工程指揮部人員名單。你也看下這幾份東西,最好提提意見。”
縣長接過看了一遍,對給地委的兩份報告沒看出什麼問題,卻發現工程指揮部人員名單有點特別——縣委第一書記任指揮長、縣長任副指揮長完全符合情理,糧食局局長、組織部部長任副指揮長,而水利局局長隻是一般人員,這讓縣長覺得奇怪。此外,名單上行政幹部偏多,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偏少。
縣長講了自己的看法,建議調整一下指揮部人員。楊守績笑了,說:“我就知道你會覺得奇怪。這個指揮部的任務是負責保障供給,工程技術人員不重要。”
縣長越發覺得奇怪,心想:這麼大的水利建設工程,技術人員卻不重要,書記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他滿腹疑惑,卻不好多問。
楊守績又說:“不要多想了,其中的奧妙日久自明。上午,咱們好好睡一覺。”
僅僅七天,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蜂擁至工地,二十多萬壯勞力一字紮營,百裏大堰工程按時開工。
開工當天,楊守績帶著工程指揮部的一幹人馬巡視工地,人們發現,縣委第一書記情緒極好,平時很少動用的吉普車也開出來了。
楊守績來到郭陸灘公社工地,公社書記說,人員上齊了,施工的家夥沒帶夠,太倉促。
楊守績說沒關係,隻要把人拉上來就算完成任務了。
午飯時,楊守績轉到楊集公社工地,見公社武裝部部長正對著亂哄哄的人群大喊:“急個!都原地坐好,做好一鍋吃一鍋,誰再搶我綁了誰!”
楊守績問剛到跟前的公社書記:咋回事?
公社書記笑起來,說上來太急了,鍋碗瓢盆沒帶齊,都怕吃不到,餓狼似的,第一鍋飯半熟就開搶了。
楊守績說:“該帶的你不帶齊,一幫馬虎蛋。告訴大家不要急,一撥一撥地吃,吃不到飯不開工。”
一天內,楊守績轉遍整個工地,到哪兒都是先問“壯勞力都來了嗎”,似乎不關心其他事。晚上回到指揮部,水利局局長對楊守績說,圖紙趕不出來,家家都不知道咋幹,施工進度受影響。
楊守績說:“好幹。你明天一家一家跑,告訴大家,就是挖條溝嘛,想咋幹就咋幹,不怕慢。”
水利局局長被徹底搞糊塗了,他怎麼也想不通,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為什麼倉促上馬?自己這個管水利的局長在指揮部為什麼成了“跑龍套”的角色?急於搞這個百裏大堰的縣委第一書記為什麼對工程進度、施工質量等有關問題並不關心?這一切為什麼跟兒戲似的?他找到縣長,把滿腹疑惑都倒了出來。
縣長說,他也覺得奇怪。按說,搞水利,書記是有名的“土專家”,這個百裏大堰前些日子就被否了,現在又要搞,咋就一點科學態度也沒有?書記一貫講民主,為啥這次大動作一個人就定了?看起來書記有點胡亂搞,但他相信書記不是莽撞人,這裏麵肯定有道道,隻是一時猜不透。
水利局局長焦急地說,幾十萬人稀裏糊塗上陣,稀裏糊塗幹活,要是最後弄出個稀巴爛工程,可咋交待?他鼓動縣長提醒書記,免得犯錯誤。
縣長說:“你可千萬別以為書記犯糊塗了,咱想到的這些問題,我斷定他早有數。咱還是不要幹擾書記的思路,好好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