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劇終曲(2)(2 / 2)

馬歇爾同凱瑟琳結婚以後,他不想生孩子,但對凱瑟琳的3個子女,他特別喜愛,尤其是小兒子艾倫。

戰爭爆發以後,已結婚並有了一個小孩的艾倫仍然誌願參軍,進入裝甲部隊,首先送往裝甲學校受訓。艾倫注意嚴格要求自己,訓練刻苦,對坦克車特別鍾情,取得了優異成績。在他得到軍官委任時,訓練中心主任寫信問馬歇爾是否能參加他繼子的畢業典禮,但被馬歇爾拒絕。馬歇爾寫信說:

“說實在的,我非常希望艾倫能在學校受完訓練而不暴露他的身份,我現在請你設法不要讓他的畢業之事涉及他同我的關係。現在大家都知道他是我的繼子,這一事實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靠他自己努力所贏得的榮譽。這件事公諸於世,使我深感不安。”

艾倫離家開赴前線之際,馬歇爾召集全家為艾倫悄悄地餞行。同時,馬歇爾告訴知道他與艾倫關係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指揮官,不要給予他以特殊照顧,艾倫的任何提升都隻能憑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和成績。

當然,凱瑟琳時常對馬歇爾發幾句牢騷,說這樣做對兒子不公平。她懇求馬歇爾說:“至少不應該因為他是親屬而整他呀。”馬歇爾承認有這種傾向。他寧願讓艾倫多吃一點苦,受點委屈,也不願招惹流言蜚語,說馬歇爾將軍頂不住枕邊風。

艾倫在部隊幹得很好,能吃苦耐勞,敢打敢拚。他對榮譽和升遷不很注重,隻要指揮官能讓他上前線就行了。1943年12月德黑蘭會議時,馬歇爾曾希望從開羅飛赴意大利前線,順便看望一下繼子,未能成行。1944年5月,艾倫駕駛先頭坦克到達一個小山村,當他揭開炮塔去觀察周邊地形時,一個隱蔽據點裏的德軍對他舉槍打了一梭子彈,艾倫當即陣亡。消息傳到華盛頓,凱瑟琳悲痛欲絕。看到艾倫遺孀和其兒子時,馬歇爾生平第一次失聲痛哭。

馬歇爾的大繼子克裏夫頓,也一直渴望著能出國作戰,但他的腳有毛病,曾做過多次手術。盡管如此,他也誌願參軍,勉強通過了體檢,在預備軍官學校接受了培訓,被任命為一個高炮團的軍官,但隻能留在美國大陸服役。

克裏夫頓懇請他的母親向馬歇爾施加壓力,能讓他出國作戰,為凱瑟琳所拒絕。但機會仍然來了。恰好,克裏夫頓在弗吉尼亞偶然碰到了馬歇爾的助手弗蘭克·麥卡錫,對他談起了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弗蘭克覺得,克裏夫頓堅決要求上前線作戰的行動值得鼓勵,沒有理由不讓他到歐洲去作戰。回到華盛頓,弗蘭克向馬歇爾談起了這件事,馬歇爾也覺得弗蘭克的話說得在理,因此,對弗蘭克說,如果他能作出某種安排,自己是不會為難他的繼子的。

1943年9月,克裏夫頓被送到北非作戰。馬歇爾怕克裏夫頓利用他的職權謀求方便,馬上給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長史密斯寫了一封信,要求不把克裏夫頓留在最高司令部任職,而要放到前線艱苦的地方去作戰,對克裏夫頓與他自己的關係,盡量不要讓別人知道,以免使人為難。結果,克裏夫頓也沒有讓馬歇爾失望,他像艾倫一樣,幹得很出色。

後來克裏夫頓的腳病又發了,不能在意大利前線作戰。軍醫檢查需要做植皮手術,臥床休息2~3個月,而且,他所在的團據說也會被撤銷,軍官要等3個月到1年才能再分配。他寫信給繼父馬歇爾,想利用團部撤銷以後的空當時間,回美國做手術。他隻需要馬歇爾同意他這麼辦,而其他一切手續他可以自行辦理好。

馬歇爾接到信後,大發雷霆,馬上給有關人員寫信,同時也給克裏夫頓寫信,對他進行了嚴肅批評。克裏夫頓沒有能夠在戰爭結束前回國治療。如果他不是馬歇爾的繼子的話,可能自己早已設法找路子回美國了。

馬歇爾與凱瑟琳結婚以後,一直相敬如賓。但有一次,馬歇爾在凱瑟琳麵前勃然大怒,使凱瑟琳流下了委屈的眼淚。

馬歇爾養了一條達爾馬提亞種狗,名叫“弗利特”,並且特別喜歡它。但“弗利特”有一種不能安定下來的氣質,還時常找不到自己的家門。有一次,馬歇爾出差,“弗利特”又走失了,凱瑟琳非常著急,因為隻有幾小時馬歇爾就要回家了,但她找遍了大街小巷都不見蹤影。正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家裏的電話鈴響了。海軍部一個值班人員告訴她,他找到了了“弗利特”,頸圈上有名字和號碼,凱瑟琳喜出望外,準備帶著錢去領狗。

但那個值班人員得知接電話的是馬歇爾夫人以後,說他不要錢,隻希望她利用丈夫的影響,在海軍部裏幫忙弄一份美差。凱瑟琳堅決不同意,那人便以放走“弗利特”相要挾。無奈,凱瑟琳隻好寫了一封推薦信,好一手交信,一手領狗。

馬歇爾回來了,凱瑟琳將她尋狗的經過繪聲繪色地告訴了馬歇爾。想不到馬歇爾大發脾氣,指責凱瑟琳濫用了他的職權。他說他寧願再也看不到“弗利特”,也不願意讓凱瑟琳去做這種見不得人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