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師檔案
全名柏拉圖
國別希臘
生卒年前427—前347年
出生地古希臘雅典
愛好文學
經典評介
柏拉圖(前427年—前347年)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唯心論哲學形成體係的人。柏拉圖對西方思想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他的影響遍及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政治學、數學以及自然科學的若幹分支。他的文藝理論思想和美學觀點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西方思想理論的源頭。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申辯論》、《美諾篇》、《斐多篇》和《理想國》。在代表作《理想國》中,係統地對其政治理想及理想國家進行了構造設想。
思想大師簡介
20歲時,師從蘇格拉底,並成為蘇格拉底的忠實信徒。秉承其師的政治理念和思想體係。在蘇格拉底被迫飲鴆之後,他先躲到麥加拉,後來曆遊埃及和居勒尼,結識了一些自然科學家和數學家。並在這個時期,他寫下了早期有關蘇格拉底的對話。
為宣傳和推行其哲學家、智者統治國家,建立理想國的政治理想和實現其政治抱負,曾周遊利比亞、埃及、西西裏、約旦、印度等國家12年,但四處碰壁。
創立人類第一所大學——柏拉圖學園,學校成為他培養弟子、宣傳思想的堅強陣地。
大師生平
原名叫亞裏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後因強壯的身軀和寬廣的前額,改名為柏拉圖(在希臘語中,Platus一詞是“平坦、寬闊”等意思)。家中排行老四。柏拉圖是體育老師給他起的綽號。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的名門貴族。父親阿裏斯頓據說是阿提刻最後一個王的後裔,母親是雅典奴隸主民主製的創始人梭倫的後代。柏拉圖早年喪父,母親改嫁,繼父是伯裏克利的朋友。
求學拜師
柏拉圖家境富有,從小受到了完備的教育。並接觸到當時的各種思潮。父親給他請了三位啟蒙老師,專門負責其文法、修辭、寫作、美術、音樂和體育。這使他不僅熱愛寫作,而且對美術的辨別能力越來越強。後來他在美學上的理論見解和他童年的啟蒙有著很大的聯係。
他早年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並且和當時的其他貴族子弟一樣熱衷於政治。20歲左右同蘇格拉底交往後,醉心於哲學研究。
他去聽蘇格拉底的演說,聽完後他下定決心要拜蘇格拉底為師。
他敲開了蘇格拉底的門:尊敬的蘇格拉底先生,我是柏拉圖,我想成為你的學生。蘇格拉底問道:年輕人,你的名字我早聽說了,你已經是個學識很淵博的人了,為什麼還要拜我為師呢?柏拉圖說:你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那就是認識自己。如今我就是沒有認識自己。蘇格拉底說:你既然知道這句話,那麼你應該知道我對自己的評價了——我所知道的是我始終一無所知。柏拉圖又說:神都認為你最聰明,可是你卻這樣評價自己,這正是我學習的地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那才是雙倍的無知呢。這也是我來拜你為師的理由。經過這次談話柏拉圖成了蘇格拉底的弟子,他一生景仰其師的思想和人格,成為蘇格拉底的忠實信徒。
政治抱負
柏拉圖的政治傾向是發生過重大轉變的,青年時他參加過伯羅奔尼撒戰爭,親眼目睹了雅典民主製的衰敗與無能。他開始崇拜強有力的專製製度。但到了後來,特別是在三十寡頭執政期間,他不滿於寡頭專製的暴力鎮壓手段,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裏底亞均是寡頭,但對他們企圖假蘇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徑更感厭惡,因此拒絕參與寡頭政治。
公元前399年,民主製複辟後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死刑,使他對現存的一切政體完全失望,決心通過哲學智慧改變統治者,以此改造國家。並以此來澄清老師的各項莫須有罪名,維護老師的榮譽地位。柏拉圖離開雅典到埃及、西西裏、約旦、印度等地遊曆,時間長達12年。
懷著這一政治抱負,他三下西西裏島,企圖通過教育獨裁者的途徑建立新的政體。
公元前399年10月,他第一次訪問意大利的西西裏,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時,結識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者,柏拉圖企圖在敘拉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卻因觸怒了敘拉古國王狄奧尼索斯一世,險些遇害,幸運脫逃後,又誤入敵國,並被送往市場當作奴隸拍賣,幸遇昔蘭尼派哲學家阿尼克裏出資為其贖身。
公元前367年,狄奧尼索斯一世去世,他應邀再去西西裏島教育狄奧尼索斯二世,與國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篤厚。狄翁與國王發生內訌後被迫離開西西裏,柏拉圖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應國王邀請去西西裏傳授哲學,但終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次年返回雅典。狄翁於公元前357年成為敘拉古的統治者,但不久遭謀殺。柏拉圖的政治理想遂徹底破滅。
設院辦學
公元前387年初春,柏拉圖結束了遊學12載的艱難旅程,返回故鄉。回鄉後的第一件事,是設法償還阿尼克裏當年為他所付的贖金,而阿尼克裏收到這筆錢後,買了雅典城外東北方的一塊地皮,並轉贈給柏拉圖。鼓勵他創立學園。這樣,柏拉圖在城外西北角一座為紀念希臘英雄阿卡德穆而設的花園和運動場附近創立了自己的學校——柏拉圖學園(或稱“阿卡得米斯”)。從此柏拉圖開始了自己的教授生涯,他以學園為陣地,進行“蘇格拉底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