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巨子檔案
全名比爾·蓋茨
國別美國
生卒年1955年—
出生地美國西雅圖
人生軌跡
威廉(比爾)H·蓋茨是全球個人計算機軟件的領先供應商——微軟公司的創始人、前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蓋茨的資產淨值:564億美元。
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他和兩個姐妹一起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WilliamH.GatesII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他們的已故母親瑪麗·馬克斯韋爾曾任中學教師、華盛頓大學的校務委員以及UnitedWay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蓋茨曾就讀於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湖濱中學,在那裏,他開始了自己個人計算機軟件的職業經曆,13歲就開始編寫計算機程序。
1973年,蓋茨進入哈佛大學一年級,在那裏他與SteveBallmer住在同一樓層,後者目前是微軟公司總裁。在哈佛期間,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BASIC語言是JohnKemeny和ThomasKurtz於六十年代中期在Dartmouth學院開發的一種計算機語言。
三年級時,蓋茨從哈佛退學,全身心投入其與童年夥伴PaulAllen一起於1975年組建的微軟公司。他們深信個人計算機將是每一部辦公桌麵係統以及每一家庭的非常有價值的工具,並為這一信念所指引,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
蓋茨有關個人計算機的遠見和洞察力一直是微軟公司和軟件業界成功的關鍵。蓋茨積極地參與微軟公司的關鍵管理和戰略性決策,並在新產品的技術開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的相當一部分時間用於會見客戶和通過電子郵件與微軟公司的全球雇員保持接觸。
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的使命是不斷地提高和改進軟件技術,並使人們更加輕鬆、更經濟有效而且更有趣味地使用計算機。微軟公司擁有長期的發展戰略,這一點可以從本財政年度26億美元的研究與開發投資中得到反映。
1995年,蓋茨編寫了《未來之路》,在書中,他認為信息技術將帶動社會的進步。該書的作者還包括微軟公司首席技術官NathanMyhrvold以及PeterRinearson,它在《紐約時報》的最暢銷書排名中連續7周位列第一,並在榜上停留了18周之久。《未來之路》在20多個國家出版,僅在中國就售出40多萬冊。
1996年,為充分利用Internet所帶來新的商機,蓋茨對微軟進行了戰略調整,同時,他又全麵修訂了《未來之路》,在新版本中,他認為交互式網絡是人類通訊曆史上一個主要裏程碑。再版平裝本同樣榮登最暢銷排行榜。蓋茨將其稿費收入捐給了一個非盈利基金,用於支持全世界將計算機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師。
除計算機情結之外,蓋茨對生物技術也很感興趣。他是ICOS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以及英國Chiroscience集團及其位於華盛頓州的全資子公司—ChiroscienceR&D公司,前身是DarwinMolecular的股東。他還創立了Corbis公司,該公司正在開發全球最大的可視化信息資源之一,提供全球公共與私人收藏的藝術和攝影作品的綜合性數字文檔。蓋茨還與蜂窩電話的先驅者CraigMcCaw共同投資了Teledesic公司,該公司雄心勃勃地計劃發射數百個近地軌道衛星,為全世界提供雙向寬帶電信服務。
在他31歲時就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後來這個記錄被打破),37歲時成為美國首富並獲得國家科技獎章,39歲時身價一舉超越華爾街股市大亨沃倫·巴菲特而成為世界首富,同年,以一票之差擊敗通用電器的傑克·韋爾奇,被《工業周刊》評選為“最受尊敬的CEO”。微軟公司上市之後,市值也節節拔高,超越波音、IBM,接著又超過三大汽車公司市值總和,直至突破5000億大關超越通用電器(GE),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年營業額超過世界前五十名軟件企業中其他49家的總和,即使在去年年底被司法部和19個州圍追堵截的景況下,仍被評為“最受尊崇的公司”。
在公司上市的12年時間裏,蓋茨已向慈善機構捐獻8億多美元,包括向蓋茨圖書館基金會捐贈2億美元,以幫助北美的各大圖書館更好地利用信息時代帶來的各種新技術。1994年,蓋茨創立了WilliamH.Gates基金會,該基金會讚助了一係列蓋茨本人及其家庭感興趣的活動。蓋茨捐獻的四個重點領域是:教育、世界公共衛生和人口問題、非贏利的公眾藝術機構以及一個地區性的投資計劃——Puget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