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1994年1月1日與MelindaFrenchGates結婚,他們有一個孩子JenniferKatharine蓋茨是一個讀書迷,而且很喜歡打高爾夫和橋牌。
成長經曆
一、小小電腦迷
1955年10月28日,比爾·蓋茨生於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素有“夢幻之城”美稱的城市——華盛頓州的西雅圖。蓋茨的父親是一位出名的律師,他的才智和品德獲得了同行的尊敬。蓋茨的母親——瑪麗·馬克斯韋爾則是金融世家的一員。蓋茨從小歡快活潑,是一個高能量的孩子。不論什麼時候,他都在搖籃裏來回晃動。接著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後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蓋茨從小酷愛讀書,但他從不喜歡連環畫、卡通畫之類的兒童讀物,也不讀當時的兒童都喜歡看的童話故事和小人書,他喜愛讀成人作品,除了在學校,他都把自己關在家中,隨意翻閱父親的藏書。他成天泡在書堆中,正是這些書開啟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門,為今後他那種以觀念製勝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他才7歲的時候,他最喜歡讀的是《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書,一字一詞地從頭談到尾。閱讀使他養成了沉思默想的習慣,他喜愛科學,對數學表現出特別強烈的愛好。
在比爾·蓋茨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的關懷與支持顯然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蓋茨一家常常在晚餐桌上進行親密無間的交流和討論。當蓋茨11歲的時候,他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已在同齡人中遙遙領先,原先的學校顯然已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欲了。於是,他的雙親把他送進了西雅圖收費最高的私立預科學校——湖濱中學。
1968年,當蓋茨在湖濱中學的第一學期臨近結束時,學校毅然作出了明智的決定,讓學生去涉足計算機世少年蓋茨界,這對比爾·蓋茨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學校買了一台電傳打字機,讓他通過電話線與一台PDP—10型微型計算機聯網。
比爾·蓋茨對計算機可以說是—見鍾情,計算機嚴謹的邏輯和神奇的計算能力簡直使他著了魔。他開始和夥伴們在計算機上折騰起來,一有可能就加快程序的運行速度,或是增加遊戲本身的難度。盡管在當時,計算機在蓋茨眼裏還隻是妙不可言的一種玩具,但卻極大地刺激了他的求知欲望。凡是能弄到手的關於計算機方麵的資料和書籍,他總是百讀不厭,並且能舉一反三,把所學的東西有機地聯係起來。因為湖濱中學的教職員工對計算機方麵的知識所知甚少,蓋茨和其他小夥伴整天整夜把自己關在計算機房裏,在裏麵反複搬弄,操作機器一幹就是好幾個小時,簡直是如癡如醉,欣喜若狂,完全忘記了外麵的世界。在那裏,他碰到了比自己大兩歲的保羅·艾倫,由於有著共同的對計算機的愛好,他們兩個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蓋茨對計算機的數學基本理論非常感興趣,這是一個既陌生又新奇的二進製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一個人隻需用兩個數學“0”和“1”,便可和計算機發生聯係。進入二進製的世界,成了比爾·蓋茨的一種享受。在他看來,計算機數學理論是一門天衣無縫、極富條理的學問。你也許會覺得數學理論晦澀、枯燥,但比爾·蓋茨卻認為它美麗動人。他在一邊學習的過程中,開始編製程序。不久,他編製出第一個程序,這是一種遊戲程序。他和艾倫用計算機模擬數以千計的比賽,以便從中發現何種戰略在比賽中最為有效。也能編一些小軟件,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計,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後左右都是女生。
中學畢業時,蓋茨被著名的哈佛大學錄取。哈佛大學是美國高等學府中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學,是一個充滿魅力甚至充滿神秘的地方,它是成功、權力、卓越的發源地。但是,比爾·蓋茨卻是心事重重地跨進哈佛的校門的。雖然,蓋茨的父母並沒有強迫他對誌向的選擇,但要求他必須接受大學教育,能進哈佛,畢竟使父母心安和欣慰。蓋茨一方麵想在這座聞名遐邇的學府中結識更聰明、更有才華同學,一方麵又戀戀不忘自己在計算機軟件方麵的創業夢想。
學生時代的比爾·蓋茨(前排左一)比爾·蓋茨就帶著這種矛盾心情來到哈佛。他仍把自己旺盛的精力大部分用在計算機上。在中學時,蓋茨曾是全校最好的數學尖子,但在哈佛大學,蓋茨不是最好的。不過,在計算機方麵卻無人能與之匹敵。他在這方麵所具備的天賦以及展現出來的巨大熱情都給教他的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蓋茨如果不去打牌的話,他通常就去阿肯計算機中心在計算機桌旁工作,有時,疲憊不堪的蓋茨會趴在計算機旁死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