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作於1876年。這是他的第一部舞劇,取材於民間的童話。一位公主在天鵝湖畔被惡魔施法變成了白天鵝。後來一位王子到了天鵝湖,深深愛上了這位白天鵝公主。為了欺騙王子,惡魔讓他的女兒黑天鵝偽裝成白天鵝公主。王子險些上當,但最終及時發現了事情的真相,打敗了惡魔。白天鵝得以恢複公主原形,與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當時的芭蕾音樂一般是由劇院的專屬作曲家來完成,服務於編舞的需要。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曲的一個嚐試。作品中相同的旋律反複轉調演奏,在音調和音色上都有鮮明的對比反映不同情景下人物的內心。柴可夫斯基將芭蕾處理得如同想象力豐富的音樂作品。
《睡美人》也是一部短小精悍的佳作,是一部帶有濃鬱的俄羅斯風情的三幕芭蕾舞劇。這部組品根據童話故事改編:美麗的公主受到巫婆的詛咒,在16歲時被紡錘刺傷手指而倒地不起,沉睡百年。百年之後,有位白馬王子經過,用熱烈的吻喚醒了沉睡中的公主。在整個芭蕾舞劇的曆史上,《睡美人》都占據了主要的高度,可以說它代表著古典舞劇的高峰。柴可夫斯基將全劇中精彩的片段改編為組曲,即《睡美人》組曲。
其中,第二首曲子是《玫瑰花的慢板舞曲》,講述的是公主在16歲的生日宴上接受眾多追求者贈送玫瑰花的情景,旋律柔美溫婉,滿含深情,讓人感受到公主華貴優雅的氣質。組曲中的第五首曲子是弦樂隊演奏的輕鬆而充滿活力的圓舞曲,表現了王子們熱烈而踴躍地向公主求婚的場景。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有人將它稱之為“聖誕芭蕾”,那氣勢宏大、華麗壯觀的舞台場麵和詼諧生動打動人心的精湛表演,具有強大的魔力,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
劇本來源於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全劇充滿了傳奇的神話色彩,帶有兒童音樂的特色。劇情簡單有趣,小女孩瑪麗在聖誕節得到一隻胡桃夾子的禮物。在夜裏,胡桃夾子變成一位王子,帶領她經曆了玩具、舞蹈和糖果之旅。雖然是一部兒童作品,但是柴可夫斯基在作品當中發揮了弦樂技巧,使樂曲更加生動逼真。在序曲當中,他運用了小提琴和中提琴來劃分聲部,並用三角鐵和短笛來模仿古典樂團,使得序曲生動異常,充滿了童真童趣,富含飽滿清亮的音色。
柴可夫斯基在《胡桃夾子》當中還充分展現出了他的創意,有哪個作曲家能夠用音樂來描繪飲食的感覺呢?柴可夫斯基就能,在《胡桃夾子》裏,西班牙舞曲是巧克力,阿拉伯風格的舞曲是咖啡,而中國風的舞曲自然象征了“茶”。柴可夫斯基發揮出他強大的音樂功力,讓旋律充滿了強烈的情感,令人難以抗拒。《糖果仙子之舞》、《花之圓舞曲》都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圓舞曲代表作。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柴可夫斯基根據普希金詩體小說取材創作完成的歌劇,帶有俄羅斯抒情浪漫曲的鮮明特征,旋律優美,誠摯動人,以精湛的現實主義藝術手法深入、細膩地塑造了這個奧涅金“俄羅斯社會的多餘者”的形象,還展現了俄羅斯民族世態的風情畫卷。
柴科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深刻表現了作曲家內心的彷徨,用成熟的交響樂手法宣泄了內心深處的難以言說的悲愴,有著憂鬱的抒情性風格,是他的傳世代表之作。在結構上,它遵循了交響套曲的結構,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快板,但是表現的確實苦悶彷徨。第二樂章是圓舞曲風格,親切溫暖,似是對生命中曾有的美好的回憶;第三樂章采用了弦樂曲加進行曲,由弱漸強。而後轉換到第四樂章,變成了強烈的旋律,音樂所帶來的巨大的悲愴震撼到了人的心靈。
德沃夏克:波西米亞的舒伯特
國籍:捷克
生卒年:1841-1904
全名:安東寧·德沃夏克
職業:作曲家
代表作品:《水仙女》、《新大陸交響曲》、《茨洛尼斯的鍾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狂歡節序曲》、《美國弦樂四重奏》、《國王與煤工》、《斯拉夫舞曲》、《摩拉維亞之聲》、《鬼新娘》、《聖潔的魯米那》、《雅各賓派人》、《午時女巫》、《金紡車》、《野鴿》、《魔鬼與凱特》、《阿米達》
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