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浪漫主義時期(4)(3 / 3)

生平簡介:

1810年6月8日,舒曼出生於薩克森茨維考城的一個書商家庭,父親文化底蘊深厚,曾經翻譯過司各特和拜倫的名作。母親是外科醫生的女兒。舒曼7歲便開始學習鋼琴,12歲開始嚐試作曲。雖然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舒曼的琴技已經有了顯著提高,但是母親卻非常不希望他從事音樂方麵的職業,對音樂從業者有著深刻的偏見。

1828年,遵從母親的意見,舒曼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直到19歲起,他才有機會拜維克為師正式學習鋼琴。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舒曼已經立誌成為鋼琴家。之後更受到帕格尼尼演奏的鼓舞,他便完全放棄了法律專業的學習,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舒曼認識到自己係統學習鋼琴的時間太晚,所以他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每天,他都加大練習的強度和時間,甚至還專門發明了一種專門用來鍛煉手指肌肉的機械。但是因為急於求成,這種機械鍛煉指法的練習方法導致舒曼的手指受傷,注定無法再成為鋼琴演奏家。於是舒曼隻能轉向作曲和音樂評論了。

1834年,舒曼在萊比錫創辦了一份叫做《新音樂雜誌》的音樂期刊,親自撰寫並刊發了大量音樂評論文章,宣傳當時的民主進步的藝術主張,一邊與當時陳腐落後的音樂思想進行著鬥爭,一邊向讀者正確地介紹古典音樂。《新音樂雜誌》成為當時德國音樂藝術界進步的喉舌。這一時期,舒曼開始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中包括在1834年至1835年間創作的鋼琴傑作《狂歡節》。《狂歡節》有21個樂章,後來成為舒曼的代表作之一。

在跟隨維克學習的時候,舒曼認識了維克的女兒克拉拉,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漸濃厚,但是這份感情卻遭到了維克的強烈發對。作為一個音樂家和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成為一位同樣卓越的鋼琴演奏家而不希望她被感情所羈絆。另外,舒曼的手指已經受傷,隻能轉向作曲,不可能成為演奏家了。在當時,作曲家的收入是沒有保障的,如果得不到大眾的認同和賞識,注定一生貧困潦倒。雖然他對舒曼一直青睞有加,視如己出,但是他卻不能任由自己的女兒跟隨這個年輕人共赴未知的命運。

於是,維克想盡辦法要拆散兩個人,他帶著克拉拉離開了萊比錫,不準兩人見麵、通信,中止了兩人所有的聯係,甚至不準女兒再彈奏舒曼創作的曲子,要將舒曼從克拉拉的心底徹底趕走。他公然宣布,如果兩人敢再見麵,就要用手槍打死舒曼。舒曼得不到克拉拉的任何訊息,隻知道某次演奏會上,克拉拉彈奏了他創作的曲目,這樣一個信號,讓他有了等待的希望。這段期間,他回想起兩人相識時的生活片段,寫下了許多音樂小品,並將其中的13首合成一集,取名為《童年情景》。《木馬騎士》、《驚嚇》、《捉迷藏》、《奇怪的傳說》,從這些充滿童稚的名字裏,依稀可以看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的身影,那,便是舒曼對克拉拉的最初記憶。

雖然不能成為演奏家,但是在作曲和音樂評論方麵的努力,已經使舒曼小有名氣。當時的歐洲,剛剛經曆過啟蒙運動,整個社會崇尚著自由和個性解放。維克這種粗暴幹涉的做法,在音樂界相當不得人心,許多有名望的音樂家站出來對他的行為進行聲討。肖邦強烈地向維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慨,李斯特是維克的好友但是也憤然表示要同他絕交。

在輿論的支持下,1840年,舒曼與克拉拉終於衝破了家庭的阻力結婚了。這一年,舒曼的感情有了結果,在創作上的也有豐碩的成果,1年時間內創作了138首歌曲,並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所以,1840年又被稱為舒曼的創作年。這一年裏,他創作了聲樂套曲《詩人之戀》。這組套曲有16首聲樂作品,歌詞是海涅的詩集《抒情的間奏》。這組作品藝術結構完整,音樂具有流行歌曲、民歌等多種不同的曲調,可以說是舒曼聲樂作品的典型代表。

1843年,舒曼開始到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50年,又擔任了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和合唱團指揮。

但是,因為家族性遺傳,舒曼有著嚴重的精神問題。1854年2月的一個雨天裏,舒曼一個人悄悄走到萊茵河橋上,然後迅速地跳下激流中。幸虧被人發現的及時,救了上來,但是之後的日子裏,舒曼隻能在精神病院度過了餘生,直到185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