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百氏:被達能收購後的悲哀
曾幾何時,作為曾經的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之一,中山市工業十五強企業之首的樂百氏是中國飲料市場上唯一與娃哈哈齊名的品牌。產品商標“樂百氏”還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為數不多的經國家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其中“樂百氏”奶連續六年(1993-1998)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樂百氏純淨水自1997年推出後連續兩年(1997-1998)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二。
2000年3月,達能一舉收購樂百氏92%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此後幾年,這個曾經與娃哈哈一起爭雄的著名瓶裝水生產商漸無可聞;這個曾經擁有著樂百氏純淨水和AD鈣奶乳飲料等全國知名大品牌行業的領頭羊一蹶不振。2005年,樂百氏虧損達1.57億元,此後,樂百氏頹勢依舊。樂百氏品牌旗下的各個子品牌市場不斷萎縮。
這是樂百氏的悲哀,當然,也是達能的悲哀。因為,與收購天府可樂時百事可樂的心態不同的是,達能從一開始似乎並沒有要雪藏樂百氏的意思。達能最初的意圖是希望通過樂百氏的渠道,搭建一個屬於達能的銷售平台,這個平台不僅銷售樂百氏的產品,同時也銷售達能的其他產品,包括益力、怡寶、梅林正廣和。
事實上,中西方價值觀主導下的文化衝突才是樂百氏隕落的真正原因。在入主樂百氏後,達能無視中國的國情,以及樂百氏在這一國情下所慢慢建立起來的行事風格和企業文化,強行按照西方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來重建樂百氏。隨著大量的代表達能先進文化的“職業經理人”的湧入,不同理念加上不同的表達方式,使得樂百氏老員工與達能團隊之間摩擦逐步增大,並最終在企業內部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派係。
在遭遇到了老樂百氏既有企業文化的強力抵抗之後,達能開始對“老樂百氏人”開始了強力清洗,在樂百氏既有的渠道體係上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大量熟悉業務的“老樂百氏人”的離去和渠道體係的變動,也讓樂百氏嚐到了傷筋動骨的痛楚,直接導致了樂百氏產品在市場上的一蹶不振。
美加淨:該品牌原占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淨”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淨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采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globrand.com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製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5年後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蘇泊爾: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至此,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