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首先要講社會責任——朱新禮論企業的社會責任(1)(1 / 3)

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是沒有眼光的企業。小企業可以承擔小的責任,大企業一定要承擔大的責任。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會由小而大,越做越強,才能打造百年基業。

企業講社會責任,最起碼的是不能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不能拖欠工資、偷稅漏稅。

企業要有大擔當

生意就是要賺錢,讓投資者和股東有回報。

這幾乎成為商業界顛撲不破的真理,無可厚非。

但是企業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是運作在理論中,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的一部分,息息相關。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還應承擔起對勞動者、消費者、環境、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

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不可能永續經營,而一個缺少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的社會也不可能健康和諧地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不僅要賺取利潤對其股東負責,同時也要對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社會負責。

商業不僅要賺錢,眼光應該放長遠,商業的最終目的要讓社會不斷向前進步。麵對全球性社會問題,比如氣候、環境的變化,主動地去麵對問題、承擔責任。

從“企業家的企業”到“股東的企業”再到“公眾的企業”,沿著人類商業文明演進的共同線路,眾多企業一路走來。

一方麵是破壞性創新的企業家精神,一方麵是和諧至上的時代大趨勢,現在的企業家需要的是更高超的平衡感,更寬闊的社會視野。

“社會責任”成為熱門詞彙,一些公司一提到社會責任,就大談參與了多少慈善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慈善活動、捐款隻是社會責任的一小部分。

談到“責任”的含義,更重要的是“經營一家成功的、可持續的企業”,能夠持續、對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企業,才是對社會負責任。

“社會責任不該是一個空的概念,也不單純局限於慈善、捐款,而是與企業的價值觀、用人機製、商業模式等息息相關。做企業賺錢,賺很多的錢,許多人都這麼想,但這不是彙源的目的。讓員工快樂工作成長,讓用戶得到滿意服務,讓社會感覺到我們存在的價值,這才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所在,至於賺錢和社會回報,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新禮是這麼說的,他做的比說的更好更生動。

2007年7月20日,第一批彙源果汁順利進入青島奧帆賽基地。這是彙源為青島奧帆賽提供的第一批果汁飲品,包括彙源100%橙汁、桃汁、蘋果汁、番茄汁。作為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列為涉奧的企業,彙源果汁在接受了來自公安、質檢、衛生等各方麵的嚴格審查和檢驗後,順利進入了青島奧帆賽基地,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提供健康與營養。

朱新禮頗為看重成為奧運食品供應商。曆屆奧運會都將食品安全視為頭等大事,北京奧運會更是建立了奧運食品安全應急預案。一種食品要想供應北京奧運會,必須通過原材料供應、質檢、運動員過敏源、儲藏、運輸等多項檢查,才能使其進入奧運會的飲食體係。

“為奧運會供應飲料,既是彙源的驕傲,更是彙源的責任。我們一定提供最優質的產品,為奧運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希望通過奧運會這一國際盛事,全麵展示彙源果汁的品牌形象,彰顯‘中國製造’的獨特魅力。”

正是由於彙源16年如一日對於品質的追求,16年如一日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才成就了其在中國果汁行業的領袖地位。這一點,朱新禮甚是自得。此次彙源果汁以其高品質進入奧帆賽基地,不僅僅意味著產品卓越的品質得到了奧運會的認可,體現中國果汁第一品牌的實力和影響力,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承擔起一種神聖的社會責任。

16年來,彙源始終堅持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不是簡單地認為自己隻是一個產品生產企業,而是積極主動追求企業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和諧統一、積極主動追求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

2007年4月2日,彙源發布了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這也是我國果汁行業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彙源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如果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在自己所處的、所擅長的領域卓越地承擔社會責任,就能把整個社會的發展環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正是基於這種社會責任,當汶川地震發生後,彙源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立即啟動“企業社會責任應急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