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個女兒當中,除了十公主和十三公主幼年早逝,還有一個三公主崇寧公主,洪武十七年出嫁後不久去世。九公主是壽春公主,朱元璋最喜歡的一個女兒,別的女兒出嫁,給一處田莊,每年收租一千五百石。這個女兒出嫁,朱元璋給她最好的吳江縣良田一百二十頃,每年收租八千石,比別的公主多好幾倍。可是這個公主也在洪武二十一年去世了。
四公主安慶公主,下嫁給了駙馬歐陽倫。洪武末年,朱元璋為了防禦蒙古北元,嚴禁向蒙古地區賣茶。因為蒙古族是遊牧民族,平時飲食主要是肉類和奶類,沒有什麼青菜、水果,所以飲茶對蒙古族來說很重要。那時候朝廷的官員們認為,要想控製蒙古,隻要不給他茶,他就沒辦法生存了。所以茶就成為當時軍事禁運物資。
可是這樣一來,如果誰能向蒙古走私茶,誰就能賺大錢。這個駙馬都尉歐陽倫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多次派手下私販茶葉出境賺錢。地方官員誰敢得罪駙馬?隻好任憑他走私。歐陽倫有個家奴名叫周保,又仗著歐陽倫的勢力,橫行不法,他走私茶葉,不但不避官府,還讓地方官府從民間征調車輛達數十輛之多。過河橋巡檢司的時候,巡檢司官吏剛要過問,就被他打了一頓。官吏們實在忍無可忍,報告上去。朱元璋得知後大怒,讓歐陽倫自盡,把他手下的惡奴周保等人也都給殺了。朱元璋到了晚年,還能這樣處理違法亂紀的皇親國戚,說明他頭腦很清楚。
可是朱元璋這樣做,也會有一種孤獨感。自從馬皇後去世了以後,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沒有一個能夠成為他的知心人。幾乎所有人都怕他,或者隻是想討好他。
中國曆史上當了帝王的人,就“稱孤道寡”,自稱“孤家”、“寡人”。“孤”、“寡”本來是帝王的謙稱,意思是說自己少德,後來也就成為他們專用的詞彙。
在傳統的等級社會裏,帝王是社會的頂層,金字塔的塔尖,他們俯視著天下官吏百姓,又唯恐別人搶去自己的位置,從他們的心理上和生活上看,都是非常孤單的。我們看看朱元璋這一輩子,他為了保住朱家的天下,到了晚年,當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夥伴、功臣,殺的殺,死的死,所剩無幾;他自己的家人中,老伴、兒子、女兒們也是死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們死了這許多,沒有死的親人和身邊的官員,都不會跟他說真心話,表麵上親熱,內心卻隔得很遠,這時候的朱元璋可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眼看著身邊親人,一個個離去,加上晚年的健康狀況不太好,朱元璋也要給自己找一個歸宿了。
三、太祖皇帝
中國曆朝的皇帝,一般在世的時候就開始給自己修建陵墓。朱元璋也不例外。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五十四歲那年,他開始在京城外麵東邊的鍾山南麓營建自己的陵墓,這就是今天南京東郊紫金山的明孝陵。
明朝的帝陵在孝陵修建之前還修建了兩座,一座是泗州的祖陵。這座陵墓在清朝的時候,因為洪澤湖發大水,被淹沒在湖水下了,後來因為湖水退去,又露了出來,這裏麵埋葬著朱元璋的祖父母;另一座就是鳳陽的皇陵,裏麵埋葬著朱元璋的父母。
按照中國傳統禮儀,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就要追尊祖上四代,這四代被稱為德、懿、熙、仁四祖。不過朱元璋家裏當初是窮苦老百姓,他的德祖、懿祖兩代的墳墓都找不到了,隻好從祖父熙祖這一代開始修陵。
說來也真巧,朱元璋的孝陵開工修建的第二年,馬皇後就去世了,因此馬皇後就被埋葬到了這座陵墓中。馬皇後是明朝建國後第一個葬到帝陵中的人。那時候朱元璋也五十多歲了,每年清明前後他都去孝陵看看,祭奠一下馬皇後,順便也看看自己今後的歸宿之地。每到這時候,朱元璋便會感到自己來日無多,心裏難免會增添一些莫名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