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中國那麼強大,日本還敢於不斷侵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知道中國不會去侵略它。到了清朝以後,中國沒有日本國力強大了,就更受它欺負,而且它還想滅掉中國。
所以我認為朱元璋的對日政策很好:雖然知道你不怎麼樣,可是仍然把你當成友好鄰邦;雖然我比你強大多了,可是我不會去攻打你。但是朱元璋的這個外交政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力。中國是從來不去欺負別人的,可是如果中國國力不強,人家就會來欺負中國。從古到今,都是這麼一個道理。
朱元璋是要把國家治理好,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這種街坊關係處理好,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萬代基業。他為了這個目的,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等到這些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朱元璋也老了。
二、孤家寡人
朱元璋辛苦了一輩子。小時候放牛要飯,當然吃了不少苦;年輕時參軍打仗,當然也苦;中年以後為了打天下,出生入死,說起來就更苦了;到了中年以後,當上了皇帝,卻仍然是辛苦萬分。他活了七十一歲,這在古代皇帝中,算得上是長壽的。可是他雖然長壽,他身邊的親人們卻未必都能長壽,結果也給朱元璋帶來了痛苦。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朱元璋五十五歲的時候,他的結發妻子馬皇後去世了,中年喪妻,這是人生最不幸的事情。況且這一年,朱元璋剛剛出生不久的孫子朱雄英也病逝了。
朱元璋雖然兒子多,可是他在世的時候,也先後去世了好幾個。其中趙王朱杞是死得最早的一個,洪武二年出生,三年封趙王,第二年就病死了。
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89年,朱元璋的第十子魯王朱檀因為亂服用丹藥,毒發而死,死的時候才十九歲。
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朱元璋六十三歲的時候,因為追治胡惟庸黨,他的第八個兒子潭王朱梓因為王妃於氏的父兄牽連進胡惟庸黨被處死,潭王夫妻二人一起自焚而死。
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朱元璋六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太子朱標生病去世,老年喪子,而且是他立為太子、國家繼承人的大兒子。這件事對朱元璋的打擊實在太大,以至他當著群臣的麵都忍不住大哭起來。這本來明擺著是他為大兒子之死傷心,可是後來他的四兒子朱棣奪位以後,篡改曆史,把這件事改成了太子去世後,朱元璋想立朱棣為太子,當聽到有的大臣反對說,這樣將置朱棣的哥哥秦王和晉王於何地的時候,朱元璋才放聲大哭起來。
太子朱標病死的事情,還造成了朱元璋的養子、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英因傷心過度而死。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朱元璋六十六歲時,第二十六個兒子朱楠出生一個月,就病死了。
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朱元璋六十八歲的時候,他的二兒子秦王朱樉去世。雖說秦王朱樉沒什麼出息,朱元璋並不喜歡他,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精神上的打擊還是不小的。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朱元璋七十一歲的時候,他的三兒子晉王朱去世。朱不僅是朱元璋年長的兒子,而且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之一,所以朱的死,對朱元璋打擊更大。
二十六個兒子,到這時候已經死了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