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宮閫秘事(1)(3 / 3)

這其實是後來人們編的故事。大概是因為潭王封在長沙,是當年陳友諒的地盤,加上潭王的確是自焚而死的,就把這些事情附會到了陳友諒身上。潭王朱梓是朱元璋第八子,根據史家考證,他的生母根本不是什麼陳友諒妻子闍氏,而是達妃所生。再說潭王朱梓生於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陳友諒死於龍鳳九年,也就是公元1363年,朱梓出生的時候陳友諒已經死去六年了,他怎麼可能是陳友諒的遺腹子呢?

這個潭王朱梓是個英敏好學的藩王,史書對他的評價不錯。關於他的死,史書上也記述得十分清楚,那是因為他娶了都督於顯的女兒,後來於顯的兒子於琥被定為胡惟庸黨,父子倆一起被殺。朱元璋召朱梓入京,朱梓害怕,跟妃子一起在宮中自焚而死。朱梓死的時候,剛剛二十一歲。一對小夫妻,還這麼年輕,連個孩子也沒有,後來被除去封爵,潭王這一支就絕封了。

潭王夫妻的這場悲劇,跟朱元璋殺功臣有關,再加上人們對潭王夫妻有所同情,於是一些對朱元璋不滿的人就編出了陳友諒遺腹子的故事,借著這個故事罵朱元璋是“賊王”。

可是話說回來了,誰讓你朱元璋把人家陳友諒妻妾收到皇宮裏麵來呢?要是朱元璋不幹這種事情,人們也就沒辦法給他編造這種故事了。

這樣看起來,朱元璋建國之初後宮裏麵也確實有點亂,又有那些不法功臣的亂宮行為,再加上像高啟這樣的文人寫詩諷刺,你傳我,我傳你,就讓後人感覺朱元璋的後宮簡直亂成一團了。

當年吳晗先生寫《朱元璋傳》,專門有一章寫朱元璋的家庭生活,其中一節就叫《多妻多子孫》。考證出朱元璋除了正妻馬皇後外,妃嬪的來源,有高麗國女子,有蒙古族女子,有從元朝宮裏麵收來的,也有從民間征選的。難怪後人借機編出不少故事來。

比如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就有一個故事:

當年朱元璋打仗戰敗,逃亡途中,天色漸晚,就來到一處民家求住。這家有個女兒,看到朱元璋就對他說:“你是姓朱嗎?人家都說你將來能當皇帝。”於是就留下朱元璋過夜。

第二天朱元璋臨走時,這家女兒對他說,我已經以身相許了,要是以後有了兒子,我怎麼去找你呀?朱元璋就拿出一把舊梳子交給她,這家女兒也把自己的簪子拔下來交給朱元璋,互留了信物。

朱元璋走了以後,這家的女兒果然就懷有身孕,生下一個兒子。等到朱元璋打下天下當上了皇帝,這家女兒就帶了兒子,拿著信物來找朱元璋。可是朱元璋不願意讓他們母子入宮,就讓人在城裏另外建了一處木頭房子給他們母子住,後來這個兒子被封為代王,藩國在山西大同。

這個故事也被史家們考證出來是編造的。代王生於洪武七年,也就是公元1374年,他的生母是郭子興的女兒郭惠妃。這時候朱元璋都當了七年皇帝了,怎麼可能戰敗逃亡,到老百姓家裏去騙人家女兒?

朱元璋的妃子中,確實有他打天下的過程中從民間征選來的。比如有一位郭寧妃,據說她的父親會給人相麵。朱元璋路過他們家時,郭寧妃的父親見到朱元璋,大驚道:“公相貴不可言!”於是就帶著兒子跟隨朱元璋渡江,並且把女兒嫁給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