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宮閫秘事(1)(1 / 3)

說起後宮的管理,對於朱元璋和馬皇後而言,可都是一個從來沒有經曆過的全新領域。他們都起自民間,別說皇宮了,就是大戶人家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禮數,他們知道得也不多。雖然從書上可以學到一些,但是真的要管理,還得從頭開始。

上一講我們說了朱元璋有一位了不起的賢內助馬皇後。她幫助朱元璋打天下,又幫助朱元璋治國處事。可是在那個時代,盡管馬皇後有過人之才,她的主要工作還隻能是管理後宮。就像朱元璋說的:“皇後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發事不預焉。”

(餘紀登《典故紀聞》卷二)

當然,馬皇後跟其他皇後不一樣,她不是靠著朱元璋當上皇後的,這個天下是她和朱元璋一起打下來的,她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得力助手,所以她有時候還會管一管宮門外麵的事情。用她的話說,天下之母,怎麼能不過問子民之事呢?

不過她雖然過問這些事情,但畢竟隻是過問,不是專職管理。她專職管理的,還是後宮那些事兒。

一、夜深宮禁

說起後宮的管理,對於朱元璋和馬皇後而言,可都是從來沒有經曆過的全新領域。他們都起自民間,別說皇宮了,就是大戶人家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禮數,他們知道得也不多。雖然從書上可以學到一些,但是真的要管理,還得從頭開始。

中國曆朝對於皇宮的管理,從秦、漢開始,到了宋代,已經相當成熟,有了一套規矩。可是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不像漢族皇帝那麼講禮數,後宮也不同於唐、宋時代。朱元璋和馬皇後就算找到元朝宮中管過事的人,也未必能知道宋朝以前皇宮管理的規矩。這樣一來,明朝初年皇宮的管理,也就有點兒不那麼到位了。

我們前麵講過,朱元璋實行“文字獄”的時候,明初大詩人高啟寫過一首諷刺朱元璋後宮生活的詩,名叫《宮女詩》。

這首詩寫的是當時宮中宴會的事情,可是後兩句說,半夜三更宮中還有狗叫,是因為狗看到了人影,有人半夜到宮裏麵來了。皇宮是什麼樣的地方呀?怎麼半夜三更還有外人來?如果有人半夜三更來到皇宮,那就必然是亂宮啊。

高啟是江南文壇的名流,對朱元璋這樣的農民,多少有點兒看不起,他寫這首詩,很可能是有意諷刺朱元璋後宮管理不嚴,出現了亂宮的事情。

後來有人考證此事說:“太祖破陳友諒,貯其姬妾於別室,李善長子弟有窺覘者,故詩雲然。善長得罪於此事,季迪方以此致重典。”

(吳喬《圍爐詩話》卷一)

可是高啟寫諷刺詩,也沒有改變當時亂宮的情況。直到洪武十七年,也就是1384年,功臣胡美被命自盡,也是因為亂宮的事。不過當時這種事情是不願讓人知道的。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李善長被胡惟庸案牽扯追治賜死,朱元璋親自撰詔書,列“奸黨”罪狀,才說出胡美因為長女被朱元璋選為貴妃,即胡順妃,他因此經常出入宮禁,與其子婿一起穢亂宮禁之事。事發後,子婿處死,胡美被命自盡。

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功臣,大都沒有什麼文化,都是農村出來的老粗,打仗勇敢,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這些功臣,居功自傲,橫行不法,也不懂朝廷規矩。過去跟朱元璋稱兄道弟慣了,一下子也改不過來。這些人也沒有把皇宮當成什麼了不起的地方,等到鬧出事情來了,朱元璋翻了臉,掉了腦袋,才知道皇宮是怎麼回事,可是已經晚了。

不過明初的功臣跟功臣也不一樣。比如明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從關係上說,他是朱元璋的發小,從功勞上說,他功勞最大,又身為大將軍,多年掌控著軍隊,還官居右丞相之位。可是徐達很知道分寸。史書上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