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腳皇後(1)(3 / 3)

(朱元璋《明太祖寶訓·正家道》)

朱元璋在這裏先是講了一個東漢光武帝的故事,說漢光武帝劉秀對功臣馮異說,當年打仗的時候,同甘共苦的事情,在蕪蔞亭送的豆粥,滹沱河的麥飯,我都不會忘記,如今我們雖是君臣,但是君臣之間應該始終保全,不生變故。

朱元璋用這段話教育了群臣之後,就說到了馬皇後。他又說了一個掌故,就是唐太宗的長孫皇後。長孫皇後這個人物在曆史上很了不起。她好讀書,尤其是曆史書,因此能夠以史為鑒,常與太宗論古今之道,對唐太宗治國多有規諫。勸唐太宗不親外戚,聽信魏徵的直言,被唐太宗倚為內助。

朱元璋知道這段曆史,所以他說起馬皇後來,就把馬皇後比作唐太宗的長孫皇後,能夠處理各種關係,是自己的賢內助。

當年朱元璋在郭子興部下的時候,郭子興是個多疑的人,朱元璋幹得太好了,他雖然對朱元璋賞識,離不開朱元璋,可是也對朱元璋有所猜疑。這時候,馬氏就能夠周旋其間,彌合兩人的嫌隙。有一次郭子興懷疑朱元璋,把他關了起來,不給飯吃。馬氏悄悄烙了些炊餅,送給朱元璋吃。因為餅剛剛烙好,還很燙,馬氏把餅藏在懷裏,結果把自己胸部都燙傷了。

打天下的時候,馬氏為了讓朱元璋能夠吃飽,自己總是存一些幹糧和肉脯,無論是多麼困難的時候,馬皇後都寧可自己挨餓,而朱元璋從來不會吃不上飯。

朱元璋這個人對下級好,對上級不怎麼會巴結,打了勝仗,得了戰利品,都分給下屬將士。這樣一來,將士們高興了,擁護他,願意跟他出生入死,可是郭子興卻不高興,因為朱元璋沒有多餘的戰利品進獻給他了。一次兩次,解釋解釋也就過去了,可總是這樣,郭子興就覺得朱元璋不拿他這個元帥老丈人當回事,就對朱元璋猜忌不滿了。為了解除郭子興對朱元璋的疑忌,馬氏就把自己存的東西拿出來獻給郭子興最寵愛的張氏,張氏高興了,在郭子興耳邊說朱元璋的好話。馬氏就這樣幫朱元璋過了不少難關。這也說明馬氏做事大度,有心胸,有謀略。

朱元璋打下太平(今天的池州)的時候,馬氏還在和州(今天的安徽和縣),親自率領將士們的家屬渡江前往太平;朱元璋占據應天以後,戰事頻頻,馬氏親自為將士們做軍衣軍鞋;龍江之戰,陳友諒大軍壓境的時候,馬氏“盡發宮中金帛犒士”,拿出自己多年積蓄,犒賞將士。她還勸朱元璋約束部下,“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後傳》),很讓朱元璋佩服。

馬皇後這麼有指揮協調能力真是很不簡單,隻可惜她是一位女性,在那個時代不能直接統領指揮軍隊,不然的話,她肯定也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所以朱元璋說,馬皇後比起長孫皇後來又不知強過多少倍了。

馬皇後從小父母早逝,一個親人也沒有,在郭子興家做養女,雖然生活得還可以,對父母和親人的思念卻時常讓她傷心。打下天下以後,馬皇後的家人就成了開國的外戚,應該沾上馬皇後的光了。可是當朱元璋要讓人去訪尋馬皇後家的親人的時候,馬皇後卻委婉拒絕了。她說:“爵祿私外家,非法。”

(《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後傳》)

把爵位(權)俸祿(錢)賜給外戚,不合法度。她不去找什麼親人,是不想讓沾親帶故的馬家人無功受賞。朱元璋隻好把馬皇後的父親追封為徐王,母親鄭氏追封為王夫人,為他們修了墓,建了廟,讓馬皇後對親人的思念有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