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成長在馬公和郭子興這樣的草莽英雄家裏,又長期在軍隊中生活,所以馬氏就沒有像當時別的家庭中的女孩子那樣纏足。纏足就是裹小腳,女孩子一旦裹了小腳,行動就不方便了。當然馬氏也可能曾經裹了腳,可是不像人家那樣裹得認真,馬氏的腳基本上是天足。這在當時可算是另類,所以她雖然沒有名字,可是有個很有名的外號:馬大腳。後來那些恨朱元璋的人,就給她畫漫畫加以醜化:畫一個婦人懷裏抱著一個西瓜,特別突出一雙大腳,這就叫“懷西婦人好大腳”。“懷西”就是說“淮西”,馬氏不是淮西人嘛。
可正是她的這雙大腳,幫助朱元璋成就了一番帝王事業。明朝人寫的野史裏麵還有記載說,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打了敗仗,是馬氏背著他衝出敵人包圍,救了他的性命。要不是有一雙大腳,能背著人跑嗎?
別看馬氏不是傳統的那種大家閨秀,可是她讀書識字,是有文化的。史書中說她:“後仁慈有智鑒,好書史。”文化水平比朱元璋要高些。所以史書中還說:“太祖有劄記,輒命後掌之,倉卒未嚐忘。”
(《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後傳》)
由此看來,馬氏還有點兒像朱元璋秘書的意思。其實馬皇後也沒正經讀過書,這些文化知識,也都是她平日裏一點點學到的。
朱元璋起家的時候,娶了馬氏,說他是“夫以妻貴”一點兒也不錯。不過中國古代是個男權社會,女人再能幹,也隻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馬氏運氣也還真是不錯,她嫁的朱元璋雖然是個窮小子,卻絕不是個簡單角色,後來居然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這樣一來,馬氏也就成了開國皇後、一國之母了。
朱元璋後來是憑著自己的本事打下天下的,雖然當初是郭子興賞識他,把養女嫁給他,可是他最終當上了皇帝,這個天下可不是郭子興給他的,是他一刀一槍憑實力打下來的。
所以到了朱元璋當皇帝的這個時候,就不再是人們說的“夫以妻貴”了,而是“妻以夫貴”了。
不過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馬皇後跟別人的妻子不同,馬皇後是自己打天下的賢內助,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賢內助,不要說自己當初得不到那麼快發展的機會,而且以後打天下的過程中,也不可能那麼順利。再說馬皇後還救過他性命。這就是我們上一講說到的:“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二、賢德內助
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同時冊封馬氏為皇後,大兒子朱標為太子。當時朱元璋對身邊的大臣們說:
昔漢光武勞馮異曰:倉卒蕪蔞亭豆粥,滹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君臣之間始終保全。朕念皇後起布衣,同甘苦,嚐從朕在軍,倉卒自忍饑餓,懷糗餌食,朕比之豆粥麥飯,其因尤甚。昔唐太宗長孫皇後,當隱太子構隙之際,內能盡孝,勤承諸妃,消釋嫌猜。朕數為郭氏所疑,朕徑情不恤將士,鹹以服用為獻。後先獻郭氏,慰悅其意,及欲危朕,後輒為彌縫,卒免於患,殆又難於長孫皇後者。朕或因服禦詰怒小過,輒為朕曰:主忘昔日之貧賤耶?朕複為之惕然。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豈忍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