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飲罷瓊漿揮玉斧(十七)(2 / 3)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丁文會,在韓玄與桓琦二人的眼中,他可是數一數二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對於朝廷之中的眾多反對桓韓二人的勢力來說,丁文會就是如同標杆一般的存在。在眾多的反對桓韓二人的勢力之中,丁文會就是一杆大旗。如果用後世的話語來說,假如桓韓二人所代表的勢力為執政黨的話,丁文會他們就是在野黨,天生就跟桓琦他們不對付。

韓玄問候身體健康最多的,就是眼前這一位丁文會。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其實是相當的簡單。

正所謂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隻要是人類還是這一個世界的統治者,這一句話就不會有任何的改變。所謂拉幫結夥,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

無賴青皮之中有著小刀會,黑虎堂之流;山野之中的隱士俠客之中,又有著各處名山形勝潛藏著的各處門派;羽士散人之中,又有著各處的名山洞天;這廟堂之上,自然也不例外!

所謂黨爭,所謂結黨,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即便是皇帝三令五申,命令各處的官員不準結黨,都是卻也是根本沒有任何的作用。你禁你就禁,想怎麼禁就怎麼禁!

大不了,換個方式再出來就是了。惹不起你,我還躲不起你嗎?如此種種,頗有一種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風味。所以,這結黨之事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其實,說一句實在話,所謂朋黨,根本就是禁不絕的。科舉的座師,投靠的幕僚,千般牽扯,萬種因由,即便是想要禁絕這一切,也是無從下手。更何況,從陰私方麵而言,朝廷之中存在幾個不同的黨派,對於坐在最高位置上麵的那個人都是相當不好的。

所以,隻要是腦子正常的皇帝,就不會讓奸佞當道或是眾正盈朝的事情出現。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他丁文會才可以安然不動的在這個朝廷之中,穩穩的坐著釣魚台。

雖然禦史台的彈章一封接著一封,可是卻絲毫不能擾動他的地位。雖然不涉及兩府,但是兩府之中就有一個參知政事是他的門生和女婿,所以,眼前這一位的影響力卻是絕對不弱。

端著一杯茶水,丁文會輕輕的啜了一口,而後就見門外輕輕進來一個穿著青衣管家。管家先是對著丁文會行了一禮,而後輕輕地伏在他的耳側,低語了幾句。丁文會有些老邁的眼睛裏麵頓時浮起了一抹湛然神光,昭示著眼前這一位雖然已經老邁,但是離著望鄉台奈何橋,卻還是有著相當的距離的。

丁文會思索片刻,終於是緩緩打定了主意,幽幽道:“備馬,進宮!”

……

三人上罷早朝,出了東華門。

三人緩緩走在路上,頓時惹得四周一陣晃眼。大趙官服以著朱紫為貴,雖然說在東華門外居住的全部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平日裏見到的人物倒也不少,朱紫風流的倒也是能夠見得不少。可是今日,這天團可是有些豪華了!

三人並行,盡是朱紫,可見都是位高權重之輩。莫說別的,單就那一份氣度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也虧得韓玄三人出來的時候,滿朝的文武都已經散了朝。這東華門外的官道上麵也沒有幾個官員了,不然的話,可就是真的有好看的了。畢竟,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禮絕百僚的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一個平章事,一個樞密使,一個三司使,三人全部都是都是宰相。隻要將儀仗打起來,少說也是三把清涼傘。如果說朱紫袍還能因為皇帝的恩寵而賜穿的話,這青羅傘,能夠打起來的可就寥寥無幾了。也虧得,朝官已經散了朝,不然的話,群臣避道可也是一道好風景。

三人站定,互相一禮,就要離去。

卻見的一群人攜兒帶女的從皇宮裏麵出來,桓琦看著眼前一幕,臉上倒也掛起了幾分興致,對著侍立在不遠處的內侍問了一句。那內侍見桓琦相問,也不敢耽擱,小跑過來低聲行了一禮道:“見過三位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