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愈來愈濃,十丈外就看不見人影。李自成率領著小隊人馬遇到一處岔股路口,孤零零地隻有一家茅草飯鋪和一個男人。闖王決定在這裏稍作休息,讓那個男人趕快燒了半鍋開水,大家拿出幹糧打尖,同時拿出豆料喂馬。大家打尖之後,重新上馬趕路。李自成因為正在向那個飯鋪男人詢問淅川一帶的災荒情況,多停了片刻,隻有四名親兵在他身邊。詢問畢,正要動身,一個親兵所騎的戰馬灑了一泡尿,拉了一泡屎,又不免耽擱片刻。突然他聽見從西邊傳來一陣馬蹄聲,十分緊急。憑著多年經驗,他從馬蹄聲判斷出這支騎兵大約在三百左右。親兵們一麵拔出寶劍,一麵催促闖王趕快動身。闖王十分鎮靜,賞了那個男人一把碎銀子,叫他趕快逃走。
官軍的騎兵更近了。李自成忽然看見地上的馬屎在霜風中冒著輕煙,他吩咐一個親兵下馬去茅屋中趕快將灶中的餘火弄滅,在鍋中添一瓢冷水,再拿半瓢水澆在馬屎上。當這個親兵以十分迅速的動作做這些事情時,他吩咐另外三名親兵同他一起勒馬茅屋一旁,每人抽出三支羽箭,以一支搭在弦上,對著從荊紫關來的小路,拉弦注矢,引滿待發。等那個親兵將水瓢送回茅屋走出來時,闖王吩咐一個親兵將攜帶的半袋子豆料倒在狹路口,然後輕聲說:“跟我走!”雖然他明白那三百名左右官軍離他隻有半裏多路,轉眼就會追到,但是他率領四個親兵緩轡徐行,轉過一個山腳,聽見兩邊山上鬆濤澎湃,才抽了一鞭,奔馳起來。
奔在最前麵的官軍騎兵快到小飯鋪時,戰馬突然停下來,爭吃地上的豆料。前頭的馬一停住,整個山路被堵塞起來。前邊騎兵用鞭子猛抽,勉強使他們的戰馬奔出路口,而跟上來的戰馬又照樣要貪饞地吃幾口,挨了鞭子,才肯前進。經過一陣混亂,全隊官軍來到了飯鋪前的岔路口。許多官軍將士認為義軍不會走多遠,容易追上。但帶隊的遊擊將軍是有經驗的老行伍出身,十分機警細心。他想立刻繼續追趕,又擔心自己遠離荊紫關,倘有流賊的大股後續部隊從西邊來到,失去餉銀就要丟腦袋。略微猶豫一下,他對將士們說:“你們莫急,等我的命令行事!”於是他迅速下馬,大踏步走進茅屋。
他揭開鍋蓋,用手一摸,剩下的開水僅僅有點熱意;彎腰看看灶膛,火已熄了,隻剩微溫。走出茅屋,忽然發現地上有馬的屎尿,趕快俯下身子去看。他知道,如果馬屎上冒著熱氣,一定是才走不遠。然而他沒有看見馬屎上有一絲熱氣,顯然是早已冷了。他斷定這股流賊大約已走出十裏以外,罵了一句:“他媽的!”發出命令:
“趕快回關!”
李自成追上了劉宗敏,繼續加速前進,在淇河岸上遇到劉體純派去荊紫關附近哨探的一小隊騎兵。
今年春天,闖王率隊從商洛山中突圍時,劉體純和穀英叔侄被留下來,負責照料和保護傷病將士和不能帶走的老弱婦女。七月中旬,他接到闖王指示,要他迅速進入豫西。雖然他不明白闖王的真正打算,但是他毫不遲疑地潛出武關,馳入內鄉境內。以手下僅有的三百騎兵奔入人地生疏的河南,在眾多山寨和鄉勇之間打出一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