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蓮坪休息了兩天,清兵才開始向茅廬山進攻。這次進攻,參加的多是四川和本地調來的將士,慣於爬山。他們作了許多準備,隨身帶著鐵抓鈞,可以抓在石縫和樹根上。抓鉤上麵係著繩子,隻要牢牢地抓緊繩子,哪怕受了輕傷,也不會落下山去。他們還在膝蓋上綁一塊皮子,皮子上麵有小的鐵釘,這樣可以跪著爬山。另外還專門製作了一種登山的鞋,鞋掌上也有很小的鐵釘。事前清軍就知道攻茅廬山不容易,所以這批將士是到登山時才出動的,讓他們在最後一仗中出力。
明軍方麵對守茅廬山這最後陣地也做了些準備。在山坡上戰鬥,不可能有密集的敵人,自己也沒法密集在一起。基本上是人自為戰,各人在最險峻的地方,找一個能夠存身之處,阻擋敵人上山。唯一的山路並不難守,因為隨時都可挖斷。有許多地方,隻要有一兩個人防守,敵人就很難攻上來。為了守茅廬山,李來亨事先也做了一些準備。他們製作了一批小弓小箭,箭隻有普通箭一半那麼長,箭頭帶有毒藥。他們還準備了許多彈弓,在短距離作戰中,彈弓十分方便,而且身上掛一個布袋,裏麵可裝一二百泥丸。這些泥丸都是事先用粘土捏就,曬得繃幹,專門用來打麵孔、打眼睛。打敵人的兩手。有些士兵平時就用慣彈弓,二十步以內幾乎是百發百中。還有一些士兵善於投石,二十步以內幾乎也是百發百中。最後他們還準備了一些小型火器,如鳥槍、短銃之類,裏邊裝著鐵砂,打出去便是一片。
由於茅廬山的防守極其堅強,清兵一連攻了五天,才逐漸接近山頭。可是清兵的死傷十分慘重。進攻中,往往還沒有看見明軍,突然一塊石頭飛來就被打落懸崖。有時是突然中箭。還有些時候是剛剛在一處站穩,準備再往上爬,突然手上中了泥丸,手一鬆便跌落山下。有時個別清兵與守軍碰到一起廝殺,不是清兵被殺死,便是清兵被守軍抓住,一起滾下懸崖。所以盡管明軍人數很少,卻使清軍付出了巨大代價,直到第五天黎明時候,才終於攻到山頭附近。
這時正值八月中旬,本來應是天朗氣清的季節,可是這天天上陰雲低沉,月色無光。清兵找不到最後登山的地方,暫時停頓下來,明朝的將士也看不清敵人在哪裏,雙方就這樣相持在離山頭不遠的地方,等待著天明。
整個夜晚,李來亨和高夫人都在寨牆上,他們已連著幾天很少休息,至多在寨上靠著一塊石頭矇矓片刻。他們明白,如今要使茅廬山多守一些時日,多殺傷一些敵人,不能光靠體力,因為將士已經十分疲累了,身體很衰弱。現在要靠他們同將士在一起,憑著一股正氣、一顆忠心,同敵人死戰到底。所以他們都不願回寨中去休息。李來亨曾多次勸高夫人回去,可是她不肯。她知道將士們看見她在寨上。縱然她不說話,他們也會勇氣百倍。
這天早晨,趁著戰事稍微沉寂,李來亨對高夫人說道:“奶奶,請你回慈慶宮一趟,孫兒有重要事向奶奶啟稟。”高夫人不知他有什麼事,但發現周圍將領都在望著自己,她想:“是的,說不定今日白天這寨就要被攻破,如今趁這個時候聽聽他們有什麼話說也好。”於是,她帶著慧英和男女親兵回到慈慶宮去。
過了片刻,李來亨率領著許多將領都來了。李來亨的養母也扶病來到。高夫人覺得奇怪:這難道是臨死前特來訣別的麼?她還沒有說話,李來亨已在她麵前跪下,說:
“奶奶,雖然你忘記了,可是將士們沒有忘記:天明以後,正是你六十歲生日。將士們年年都為你祝壽,眼下雖在打仗,可是這六十大壽,將士們仍要為你祝賀。”高夫人恍然想起:是的,天明以後正是她的六十壽辰。她感到一陣傷心,但是沒有流露,反而笑了一笑,說:
“也好,每年都替我賀壽,這說明我們大順軍的舊部、明朝的兵將是有誌氣、有骨頭的。在如此困難的時刻,該行的禮還要行,我就受你們一拜吧。”於是男女分班,為高夫人磕頭拜壽。正在這時,清兵又發起進攻,寨牆上和寨外邊一片喊殺聲和火器的響聲。高夫人笑一笑說:
“往年拜壽,都奏著喜樂,如今我們的樂工都死在九蓮坪山寨。你聽這陣陣的喊殺聲,戰鼓聲,還有鳥槍、短銃的響聲,比往年的喜樂還要好聽。好了,你們都磕過頭了,壽拜完了,趕快到寨上同敵人廝殺去吧。現在到了最後的關頭,隻要不是重傷的、重病的,都出戰吧。”慧英在旁邊說:“鍾樓上紅燈已經掛了三個,請太後娘娘不用操心。”大家肅靜地退了出去。高夫人拉著走在最後的李過夫人的手說:“我們兩個,雖是婆媳之情,可是年齡相仿,起義時就在一起,今日還在一起戰死。我們上沒有對不起先皇帝和許多死去的將士,下沒有對不起子孫。我此刻心中很安。”李過夫人說:“兒媳心中也是很安。”說罷向高夫人拜了一拜,回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