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人願意出去投降,我也絕不責備。情況不一樣了,永曆皇帝死了,全中國再也沒有一個姓朱的稱王稱帝了,到處都已被胡人占領,隻剩我們這彈丸之地,山高林密,人煙稀少,還在寧死不屈,為中國保存這一片幹淨土地。所以我不責備那些想投降的人。因為即使不投降,留在這裏對我們茅廬山的存亡也沒有大的幫助。我不能忘記二十多年來你們也流過血,出過力,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又沒有一個明朝的皇上,要保誰呢?所以縱然我自己不投降,我對願意投降的也不深加責備。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好合好散,隻要你們投降之後,不要再領著敵人殺回來,就算你們對得起我,對得起先皇帝,對得起我們大順軍中上千上萬死去的將領和文臣。”說到這裏,她自己忍不住哽咽起來,熱淚籟籟地滾落臉頰。不管是心中願意投降的,還是反對投降的,也都滾出了眼淚。她當即吩咐李來亨派人出寨,通知清兵主帥,要他們明日一早派人前來,並說要派兩個人來,其中一個是她的侄兒高守義,隨帶的清兵不能超過二十人。李來亨趕快吩咐中軍,命人出寨。高夫人又向眾人說道:

“不管我們有幾個將領願意出降,在出降之前,你們還是明朝的將領。如何出降,由我來安排,你們不用操心。現在你們各人要認真防守九蓮坪大寨,千萬小心,不要讓胡人趁這時候突然劫營,使我們吃了大虧。我並不怕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我想許多將領、許多弟兄都有同心。如果大家怕死,不會支持到今日。可是我們不能在最後的關頭疏忽大意。隻要我們小心,縱然戰死,也會使敵人比我們死傷更多。如果我們疏忽大意,被胡人劫了營,那就太不劃算了。所以你們沒有出降之前,一切令行禁止都要聽從國公爺的將令,不得有誤。現在你們早點休息去吧。有的願意同我私下談談,可以隨時前來找我。”眾將領留戀不走。縱然是願意投降的將領也留戀著不肯離開她。許多人感動得嗚咽起來,有些人不住地擦鼻涕,抹眼淚。高夫人又說道:

“我很明白你們的心情。縱然是主張出去投降的人,對我這個老婆婆也是多年共患難、有恩情的,你們出去投降也是迫不得已啊。各人都請回去吧。”大家肅然退出。高夫人又望著李來亨說:

“你吩咐中軍,明日準備酒菜,後日中午大擺筵席,我今明兩天就坐鎮九蓮坪,幫你主持大計。”李來亨勸她:“請太後回去吧。萬一清兵來攻,我們又要同胡人作戰,又要保太後的駕,反而分心。”有些沒有退走的將領也勸高夫人回到山上去。高夫人說:“據我意料,三天之內,胡人絕不來攻,他要等待大家投降,他知道貿然來攻會血流成河,屍骨如山。”一個將領說道:“打仗的事情很難說,胡人連番勝利,奪取了許多山寨。如今他們知道我們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也開始散了。萬一來攻,太後何必在此地受驚呢?”高夫人微微一笑,說:“你追隨我多年,把我看成了什麼樣人?倘若今天明天胡兵來攻,我要親自上寨,為你們擂鼓督戰,決不後退一步!不要再說多餘的話了。”李來亨問道:“忠嬸娘也留在這裏嗎?”慧英說:“我當然留下。”高夫人說:“你忠嬸娘多年同我生死不離,我留在這裏,她怎能不留呢?你下去吧。我同你忠嬸娘也要休息休息了。”下午,去清營送書子的小校已經回來,說在那裏等候好久,胡人將領向上稟報後,經過層層轉稟,才有了回信,說是決定明日上午巳時以前派人來勸降,已經知道其中一個是高守義,另一個是誰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