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師法白陽圖解(2 / 2)

山高雲霄,此時洞中安靜,路雲生盤坐石柱,心神漸漸沉靜。雙眼緩緩下垂,口中舌頂上齶,鼻息自然。耳邊聲音響起,先是遠處傳來洞外高空罡風呼嘯,接著是洞中流泉涓涓之音,二者交互而來。聲音時近時遠,縈繞耳邊,響有半個時辰,聲音漸漸低垂,方凝神內注,專心養靜。

打坐有一個時辰,路雲生緩緩睜開雙眼,向石壁看去,第一幅人像的圖中精義已是若有所悟,但覺雙耳輕靈,仿若禦下一層隔膜。起身下了石柱,悄然向外行去,不敢打擾道長練功。

因悟圖中妙處,一連三日路雲生修完自身早課,均在第一幅圖像前打坐入靜。漸漸感到雙耳靈敏,聽覺大增,能聽遠處細微聲響,辨別聲音發自何處。

因覺第一幅圖根基已是穩固,第四日,路雲生徑直來到第二幅圖像前。縱身上了石柱,正身而坐,詳細查看第二圖圖像,見圖像除個頭略正些,態甚安閑,其它均和第一圖一樣。

路雲生依圖行功,等心神漸漸沉靜,然突然“砰”的一聲,在耳邊炸響,路雲生心無所動,一意靜坐,隨後一陣規律的砰砰之聲,方明是自身心跳。其聲在耳邊響有半個時辰,聲音方逐漸隱去。

於是兩耳返聽於內,聽自身呼吸出入之聲。隨著一呼一吸,慢慢似聽非聽,不著於呼吸快慢、粗細、深淺、長短,順其自然變化,丟去自身意念,不去強行支配。漸漸呼吸出入,其聲漸微。聽到後來,心息相依,雜念全無,好是連呼吸也似乎不存,逐漸進入“入靜”的境界。

待回過心神,已是過了兩個時辰,路雲生但覺心中清淨,呼吸緩慢輕細,暗思:“今後若是江湖行走,定會不易被人發覺。”

第二幅圖解路雲生練了數日方罷,直到垛實根基,呼吸之聲若存若亡,方始明悟,這前兩幅圖解真意是為“聽息”,是求其凝神內注,專心養靜,使人入靜。

聽天地山川之音,聽自身心跳之音,兩耳之內,摒除外界一切幹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隨後聽自己呼吸之氣,做到心息相依,雜念全無,呼吸聲若存若亡,到達“入靜”之境界。

接連幾日,路雲生勤於練功,連飲食都顧不得用,有時胡亂吃些,聊以飽腹,隨後照式勤練不已。

路雲生站在石壁圖解前,以下的十個坐像,俱都相同,一時看不出有甚不同之處。雖是不明其意,根據修行前兩幅圖解的心得,隻需按圖修習,自會領悟妙理。也不再細想,盤身坐在第三幅圖像麵前,細細而觀,調整自身姿態與壁圖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