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很顯然,這層‘奇異物質’還是一層厚重的裝甲。”通信連線中,介紹完分析結果,烏爾夫·伯恩斯坦教授打趣地做了總結。
\t“教授,您認為這是自然形成的嗎?”薑子鉞問道。
\t“現在不能確定。根據人工地震的數據分析,它的形狀是相當完美的。這層‘奇異物質’在兩個極冠地區的開口很簡潔,形成的圓形也非常完美,好像是人工精密切割。”伯恩斯坦的口氣飽含著驚奇,“在沒能確認是人造物之前,我們隻能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t“可是話說回來,就算是人工的,又有誰能有這麼大的本事建造這大的一個東西?”薑子鉞搖著頭說。
\t自二十二世紀,太陽係火星移民成功以來,人類便號稱具有大規模改造行星的能力。但時至今日,這種能力其實還僅限於對一顆類地行星進行地表環境方麵的改造。像這種製造一層規模巨大的“奇異物質”,並將其放置於地幔之上的,已經是遠遠超出人類當前技術水平的行星結構改造,
\t當然,不排除生產力遠在人類之上的外星智慧生物所為。但是問題還是那個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他們在哪裏?(Where are they ?)二十五世紀末在行星“安德洛墨達”發現了原生的外星生物,一度使人類異常狂熱,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外星智慧生物是存在的。可在隨後數個世紀裏,英仙旋臂星際大開發雖然找到了更多的外星生命,包括類似地球靈長類的動物,卻仍然沒有一種可以稱得上是“外星人”。
\t薑子鉞的話明顯地表達了他本人對外星人存在的懷疑。
\t但伯恩斯坦卻不這麼認為,說:“我們並不能排除這層‘奇異物質’是外星人所為的可能。雖然我們還沒有找到半點外星人的蹤跡,可是既然‘新拜占庭’行星有原生的猿猴,為什麼宇宙間就不可能存在比我們還先進的物種呢?所以,推測這層物質是外星文明產物,邏輯上是講得通的。”
\t“先生們,暫時放下你們的討論吧。”通信係統中,陳維茵插話道,“報告總算出來了,從登陸地點附近溪穀石頭中獲取的藻類生物殘骸,被確認來自地球的藍藻。現在請米婭·弗羅貝爾夫人介紹一下。”
\t“這顆來自遙遠深空的純潔行星已經被我們人類汙染了。”伯恩斯坦沮喪地說。
\t生物學家米婭·弗羅貝爾的立體影像被投射到“齊格飛”號的艦長室裏,隻見她不緊不慢地說道:“各位,從基因和生體結構上看,它們已經產生了變異。體形變得更小,密度變大。經過對照,我們發現它們的基茵序列已經與地球原生的有了很大不同。現在完全能夠斷定,我們在石縫裏得到的這些藍藻殘骸在這個星球上已經生繁殖了好幾代。”
\t“也就是說,它們很多年之前就來到了這裏?”薑子鉞問道。
\t“是的,但具體年份我們還無從確定。”弗羅貝爾說道,“不過,我們能從殘骸身上推測它們死亡的時間,大約在一個月前吧。”
\t薑子鉞立即從對方的話中領悟到什麼,說道:“據我所知,藍藻是生活在水份充足的地方。弗羅貝爾夫人,您的意思是說一個月前它們因為缺水而死亡。”
\t“是的,指揮官。在周圍的水幹涸之後,它們還能存活一段時間。”
\t“這麼說,之前我們推測的這顆行星存在大量的水份是對的。”陳維茵說道,她的口氣很興奮。因為五月十八日她率科考隊首次登陸“易”行星時,就發現了許多流水造成的地質特征。
\t“這些藍藻的遺骸可以佐證水存在過的證據。”米婭·弗羅貝爾悶悶不樂地說道,發現的外星物種確係人類星際航行汙染所致,讓她高興不起來。
\t實際上,在人類進入英仙旋臂星際以後,頻繁的星際活動造成的生物汙染早已屢見不鮮。許多適居行星在被發現的早期都發現過所謂的外星“新物種”,經過研究,絕大部分被證實是人類星際航行時不慎帶去的生物。
\t“可是水卻突然不見了。”薑子鉞接著弗羅貝爾夫人的話說。
\t“我個人認為水的消失,與那層奇異的物質有關係。”烏爾夫·伯恩斯坦說,“當然,這隻是我的懷疑。目前我們並未找到水的消失與那層奇異物質關聯的直接證據。”
\t“教授,您之前還跟物說,這層物質跟‘向量’三號觀測到的‘空間風暴’奇怪現象有關聯,現在與星球上水消失又有關聯。難道您也懷疑這顆行星的所有迷團都是這層被您稱為‘奇異物質’的東西有關?”薑子鉞問道。
\t“我正是這麼想的。”伯恩斯坦肯定道,“當然,目前都還停留在推測的階段,畢竟這些關聯都還沒有找到直接證據。”
\t說到這裏,薑子鉞不禁感歎了起來,說:“星際行星,水消失,低碳,人類汙染,還有那層刀槍不入的奇異物質……這真是個謎一樣的行星啊。”
\t“嗬嗬,少校,正因為這樣才是我們進行科學考察的興趣所在。”烏爾夫·伯恩斯坦跟陳維茵一樣,不僅興致勃勃,而且神情興奮。
\t探索未知世界,正是科學家的理想所在。原本對星際行星“易”的科考活動估計,並沒有料想到會遇到這麼多奇怪現象,而眼下,呈現在他們麵前的黑暗行星,不僅充滿了謎團,也充滿了誘惑。
\t就在這時,新的報告傳到了巡洋艦“齊格飛”號上。
新羅馬帝國中央艦隊所屬的“居魯士”艦隊到達。
\t一千艘各式戰列艦、四百艘巡洋艦、五百多艘後勤補給船和偵察通信母艦紛紛躍出超光速曲速泡,出現在距離星際行星“易”約兩個天文單位的廣闊空間裏。數量龐大的“居魯士”艦隊按照傳統的立方體陣形展開,構成一堵巨大的“艦牆”,擋在星際行星“易”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