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循循善誘,出以公心--在“紅衛兵運動”中(3)(1 / 3)

還在8月間,周恩來在談到工作組問題時,就多次提出,即便是犯了方針、路線的錯誤,也還要本著毛主席說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指出其錯誤,幫助其改正。並說:在這個問題上,我自己和在中央工作的同誌的心情一樣,我代表他們,也代表我自己,向你們(指工作組所在單位群眾)道歉。同時,我應該向你們說清楚,這個問題已經在中央全會(即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解決了。

基於這一認識,周恩來反對在工作組及其他問題上對領導幹部揪住不放,無限上綱,以至采取群眾“罷官”的做法。9月初,他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碰頭會商議了《關於黨政軍高級幹部任免審批手續的暫行規定(草案)》的文件稿,實際上是設法對中央和地方的大批黨政軍高中級領導幹部進行保護。在這以後,不論是和群眾的談話,還是主持製定有關文件,周恩來都一直堅持對各級領導幹部不能由群眾組織來定性、“罷官”。

9月下旬,針對紅衛兵和其他一些人的提問,周恩來強調:“不能說犯了路線錯誤就是反革命,路線錯誤還是人民內部矛盾。我就犯過路線錯誤,但願意改正錯誤,跟毛主席學習。”“如果一個人在一個時候犯了一些修正主義觀點和傾向的錯誤,隻要他認識了,而又堅決改正,對這種人,黨還是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針的。這樣的人,在各級領導機構中都有。”“現中央、國務院各部正副部長36人停職反省,將來也要一分為二,不是一棍子打死。即使是反黨性質的,也還有走得很遠的、有願意革命的。犯了路線錯誤,主觀上還認為自己是革命的,隻要願意改正錯誤,就不能算敵我問題。”

為了在全國開展對“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批判,10月9日至28日,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進一步解決黨內高、中級幹部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問題。會上,陳伯達、林彪作主題發言,點名批判劉少奇和鄧小平,指責他們是“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提出者和代表人,並鼓吹群眾運動“天然合理”。劉、鄧二人被迫再次檢討。

如果說,這一年8月召開的八屆十一中全會是把“文化大革命”推向高潮的第二個“大動作”(第一個“大動作”是同年5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那麼,10月中央工作會議則是第三個“大動作”。通過這次會議,把已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解決”了的劉少奇、鄧小平的問題,又在更大範圍裏重新提了出來,並且斷言:“兩條路線的鬥爭還在繼續,而且還會經過多次的反複。”

事情很明顯,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帶來了一係列嚴重後果,首先是劉少奇問題正日趨明朗化、公開化。為此,周恩來十分關注社會上對劉少奇和王光美問題的反應。10月11日,他囑告原國務院副秘書長許明和公安部負責人,要他們分別派人察看北京幾條主要街道上有關王光美的大字報,並將標題和簡要內容抄回。12日,他又在清華紅衛兵於當日發出的“徹底批判王光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大會“請帖”上作批(給陳伯達、康生、江青、張春橋等):“我準備派人去錄音,帶回給王光美同誌,而不要她去參加會議”。

對劉少奇本人,周恩來這段時間內尤其注意和留心他在公開場合的露麵問題。在周恩來親自擔任“總指揮”的毛澤東連續8次接見紅衛兵的活動中,劉少奇、鄧小平以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身份,一次不落地參加了各次的接見活動。其中,國慶節那天,經過周恩來精心安排,劉少奇仍以國家元首身份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排名緊隨毛澤東、林彪之後。在11月間召開的孫中山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因事先估計參加大會的紅衛兵可能要衝主席台和呼喊口號,周恩來曾考慮劉少奇、鄧小平可以“請假”不出席大會(後經過會前向紅衛兵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同時采取了必要的保護措施,劉、鄧二人均出席了這次大會)。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