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華蘅芳(2 / 2)

《微積溯源》8卷,1878年。英國華裏司著,內容主要是介紹微分法、積分法、微分方程以及它們的應用。它比《代微積拾級》所包含的高等數學內容更多,水平也更高。

《三角數理》12卷,1877年。英國海麻士著,內容包括三角函數關係式、平麵三角解法、三角函數冪級數展開式、對數、三角函數恒等式、球麵三角形解法等。《代數難題解法》16卷,1879年。英國倫德著。

相關鏈接

華蘅芳的故事

在武備學堂裏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名德國軍事教官,拿來一個中法戰爭中法國使用的行軍瞭望氣球(已壞)進行講解。他說,這個氣球,在我們德國一百年前就有了,而在你們中國,現在大家還沒有見過,你們既不會使用,更不要說製造。華蘅芳得知此事後,非常氣憤。他決心要造出一個,讓德國人看看。他立即著手進行設計,並親自督工試製,夜以繼日奮戰在工廠。終於在1887年製成了一個直徑為5尺的氫氣球。當這個中國人研製的氣球冉冉升空時,人們歡欣鼓舞,感到揚眉吐氣。華蘅芳為中國爭了光。

《決疑數學》10卷,1880年。這是我國第一部介紹概率論的譯著,1896年印行。書中介紹了概率論的曆史、一般知識,以及在天文測量及物理學方麵的應用。書中還用到重積分,是當時傳入我國的西方數學中最為深奧的部分。此書的出版,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影響。

《合數術》11卷,1888年。英國白爾尼著,內容為論對數表造法。

上述譯著通暢易懂,內容充實豐富,因原著水平較高,所以比李善蘭譯著的影響更大一些。華蘅芳自己也有數學著作,主要有:《開方別術》1卷、《開方古義》2卷、《積較術》3卷、《學算筆談》12卷。這些著作在質量上卻比李善蘭的數學著作略遜一籌。

——傳世佳言——

吾果如春蠶,死而足願矣。

華蘅芳在其他科技領域,也獲得不少成就。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列強對華軍事、經濟侵略不斷加劇的時候,中國一些愛國人士希望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以抵製洋貨入侵,但卻受到列強的壓製、刁難。華蘅芳利用他掌握的科學知識,立足自力更生,解決困難,反擊外國侵略者的種種刁難,表現了中國近代愛國知識分子的浩然正氣。

當時中國製造火藥,需要大量硝鏹水原料,國內不能生產,隻得依賴進口。但是歐美國家乘人之危抬高價格。華蘅芳得知此事,十分氣憤,表示要“自製鏹水以塞漏卮”。他經過反複研究、實驗,終於在龍華火藥廠研製成功,所需成本隻有進口的三分之一,從而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打破了列強的壟斷。

他在天津武備學堂任教時,學堂因教學需要,從德國引進了一部“試彈速率機”,但是沒有人知道它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華蘅芳運用他在數學領域的豐富知識,向大家一一講清了這部機器的道理和使用方法。人們對他由衷地敬佩,並為中國有這樣的學者而自豪。

由於過度勞累,華蘅芳在1902年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作為近代中國的卓越的數學家、愛國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和業績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