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

家康質問使者為什麼撤去他的職務,使者畢恭畢敬地行禮後回答:“聽說家康公最近和伊達政宗、福島正則以及蜂須賀家政公結為親家了?”

“那又怎麼樣?”家康不解地問道。

“秀吉公臨終時曾規定:各諸侯間不能任意結親,否則以毀約論。這豈不是背叛了故秀吉公的交代嗎?”

家康倒是知道秀吉這個遺命,不過為了拉攏各方勢力,家康還是把親戚的女兒給福島正則當義女,並答應讓伊達政宗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六子忠輝為妻,又把孫女嫁給蜂須賀家政的兒子,當年秀吉籠絡他時所用的就是這種聯姻的辦法,他這樣做也是從秀吉那裏得到的靈感。家康很不甘心地說:“不錯,這是我的過錯,我曾經以為中間人已經得到了許可。但這隻是我一時的疏忽,也不至於就此奪去我的職務啊。”

家康繼續說道:“秀吉公臨終時,曾把年幼的秀賴托付給我,再三拜托我輔助他掌理全國政治。如今竟然要革我的職,這一定是什麼人的陰謀,是前田利家嗎?”使者不敢接話。

“大概是石田三成!”家康眼神銳利,逼視使者,一語道破。使者一時語塞。家康於是又說:“我再說一遍,當初是秀吉公親自委托我擔任五大老首席的。你回去告訴那些人,別輕信石田和利家。”

利家和三成聽了使者的報告後都非常氣憤。重病纏身的利家不顧身體的安危,命兒子利長立刻準備發動戰爭,非要和家康拚個高低不可。緊接著,三成等人正在召集大軍,準備出兵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好在加藤清正等七虎將一聽到消息,立刻趕到伏見城,表示支持家康。事已至此,家康和大阪的利家及三成之間已成了劍拔弩張之勢,戰爭隨時可能爆發。

秀吉的舊部細川忠興看到這種情況甚為擔憂,親自前去說服前田利家和利長父子:“石田三成是想獨攬大權,要借你們的力量除去家康公,等家康公百年之後,天下就是他的了,這是他的借刀殺人之計,你們千萬不要被他利用,讓其陰謀得逞,你們應該與家康公和睦相處。”

前田利家本來就不太喜歡石田三成,聽了忠興的話,他也有些後悔,於是說:“秀吉公去世還不到半年,我們就起紛爭,我也感到愧對秀賴。好吧!我稍作忍耐,盡量避免這場戰爭吧。”後來利家抱病拜訪家康,二人恢複了舊日的情誼。

不過家康和三成之間的嫌隙卻是越來越大了。不久,家康到大阪探望利家,石田三成一黨要趁此機會謀害家康,不過事情敗露,家康有所防範,所以平安回到了伏見城。

3月3日,62歲的前田利家因病去世。家康為此心中暗喜,在五大老中,能與家康抗衡的就隻有前田利家而已,利家的去世對家康而言,無疑是減輕了一股很大的壓力。剩下的毛利、上杉、宇喜多,無論是才智、武功,都不能和家康相提並論。想借前田利家之力的石田三成大失所望,不過,他並未因此打消與家康敵對的念頭。

之前七虎將礙於前田利家的麵子而未出兵討伐石田三成,現在他們認為這是誅伐石田三成的大好時機。就在利家去世的當晚,眾人商議後決定馬上采取行動,襲擊三成的住宅。三成嚇得麵如死灰,不知所措。平時和他關係不錯的佐竹義宜匆匆趕來,勸他趕快躲到宇喜多的家裏去。三成聽從了他的建議,乘著女人專用的轎子,悄悄地逃到宇喜多秀家的家裏。

和七虎將結了怨,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無濟於事。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佐竹義宜,還有隨後趕來的上杉景勝都慌得一籌莫展。當時他們在大阪或京都沒有藏身之處了,如果真要找一個安全可靠的庇護所,那就隻剩伏見城德川家康的家裏了。佐竹義宜最先想到這一點,然而他的提議立刻遭到了石田三成的反對:“家康是敵人,我怎麼能向他求救?”

雖然要向一直敵對的家康求救,石田三成覺得很沒麵子,但是為了保命,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而且轉念一想:“家康既想掌握天下,一定希望支持他的人越多越好,如果他想拉攏素來與我相得的諸侯,就不會對我加害,或許還可能想利用我呢。”於是幾個人就決定去投靠家康。

石田三成等人的到來讓家康深感意外,就叫來本多正信商量如何處置他們。

正信認為三成向來與家康為敵,最好還是把三成交給七虎將。家康想了一下,平靜地說道:“這麼做固然能令七虎將高興,但我還是想幫他一下。”

“為什麼?他不正是可恨的石田三成嗎?”家康的回答大出正信的意料。

家康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是可恨,但我現在不殺他,先救他一命。以後他一定還會再來對付我,等到那個時候我再反擊,誰也說不出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