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
李蓮英(1847-1911),直隸大城(今屬河北)人。
在晚清年間,直隸的順天府和河間府,都以盛出太監(俗稱“老公”)而聞名。在順天府南部與河間府、天津府交界的地方,有個大城縣,這裏的人們世代以務農為生,加上子牙河水時常泛濫,光景真是苦不堪言。在縣城南靠近子牙河的李賈村,苦情尤為突出,作父母家長的為了改變生活處境,不少人咬牙狠心,將兒子送進皇宮中去當太監。有一天,李賈村又像過節一樣,有個年老的李姓太監要回鄉來“迎寶”了。一群光著屁股的孩子,跟在一隊吹鼓手後麵,看熱鬧。路兩邊也站滿了聞訊趕來觀看的鄉人,都想見識一下那頂華麗的轎子中坐著的李老公是個啥模樣。那轎子晃晃悠悠來到一片剛整修過的墳地,吹鼓手們分列兩隊,賣勁地吹奏。一行人畢恭畢敬地來到落停下的轎子前,掀起轎簾,裏麵走下一個華服鮮亮的老人。李老公衣飾華貴,周圍的人恭敬迎接,那不同一般的鋪張擺設場麵,竟讓一個六七歲的男孩看得炯炯有神,心驚目呆。這男孩便是李蓮英。
李蓮英看見李老公顫顫巍巍地從一個隨從手上接過一個紅布包,神情莊重,在擺滿供品的香案前跪下身來,匍匐痛哭,嘴裏呢喃不清地說著:“爹娘啊……您二老給我的骨肉……找回來了……”聽這斷斷續續的哭腔,有點像女人一樣。吸引李蓮英的是那香案上的供品,自出生以來,從未吃過的好東西。他不停地吞咽著流到唇邊的口水,自語道:“我要吃好的,穿好的。我也要當老公。”
李蓮英回到家裏,問父親:“老公是幹什麼的?”父親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就是被閹了的人。小孩子家問這幹啥,睡覺去!”小蓮英悶頭不樂,但他從白天的見聞中大體明白了,老公就是沒有“小雞”的男人。可他就是不明白,李老公看起來怎麼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樣,怪裏怪氣的。小蓮英想不出個究竟,迷迷糊糊睡著了。睡夢中,他也像李老公一樣,穿著漂亮的衣服,神氣活現地四處遊玩,吃著各種式樣的點心果子……享受著好的待遇,有職,有權,又有勢。這種念頭已在李蓮英頭腦中生了根。
同治初年夏秋之交,直隸發生了數十年不遇的水災,永定河、子牙河暴漲泛濫,衝垮了河堤,到秋後,莊稼幾乎是顆粒無收。未遇水災的地方,也遇上了蝗災。直隸總督李鴻章因先一年就鬧水災,奏請朝廷放賑。孰料第二年又是水災,河堤決毀。他怕朝廷追究責任,壓下災情不向上報,這一來苦了災民,真像是雪上加霜。災民們四處逃難,不少人湧向京城。李蓮英一家就在流水樣的災民隊伍中,來到了北京城。
初入京城,舉目無親。但見流浪的災民,到處皆是,有的餓死在路邊,有的沿街乞討,更甚者有易子而食的。看著這些慘象,李蓮英一家更是惶惶失措,不知如何為生。李父為養家糊口,曾擺攤修過鞋,也常受地痞欺侮。慶幸的是,在京城遇到一位開皮貨店的鄉親,幫助李父開了一家熟皮作坊。一家老小齊動手,搓硝揉皮,製好的皮子由老鄉的皮貨店代售,這才總算是有了經營。時間一長,作坊的活計生意興旺起來,李家也被人稱作“皮硝李”。生活如此一天天好轉,李蓮英成為一把勞力。但李蓮英的心思並不安分,他不甘心一輩子幹這種又臭又累的粗活,讓人叫一輩子“皮硝李”總覺得好看。
李蓮英在幹活時常溜號出門。每次逛遊回來,他便在兄弟姐妹麵前海口吹噓,慢慢地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了。豈知他出門後常到天橋一帶溜躂,學會了賭博這個歪門斜道。他的賭資就是家裏的皮貨。有時,李蓮英手氣不壞,能贏一些。但時間一長,便讓幾個地痞流氓合夥做手腳,輸得個精光,被趕出了圈子。他不甘心,借“驢打滾”,想靠自己的小聰明撈回本來,卻越賭越輸。這一來,他更是不甘心,咽不下這口怨氣,便要教訓那幾個玩他的家夥。靠著自小在家鄉打架鬥毆練得的“三腳貓”功夫與冤家較量,結果被人家打得皮肉流血。李蓮英不但沒出了氣,反而債主又連續上門討債,李蓮英隻好東躲西藏,害得家裏人變賣家什替他還債,最後在京城呆不下去,隻好又舉家遷回老家大城。
東奔西逃不務正業的座破廟,幸虧有位老和尚關照,才得以保住性命。在傷的日子裏,李蓮英前思後想,決心出人頭地。
李蓮英在天橋混遊時,曾遇著位道長,主動給他算命。這位道長吟出幾句偈語:“陰反陽來陽反陰,陰陽二字定乾坤。若要逢凶化為吉,不入空門入皇門。”
李蓮英向老和尚請教何謂“空門”、“皇門”。老和尚告訴他:“‘空門’就是像我一樣出家為僧,吃齋念佛,外出化緣,在這破廟裏,不問世事。‘皇門’就是指紫禁城。你一個平民少年,又如何進得皇宮去呢?”
李蓮英心裏也在愁。不願向老和尚告訴自己心裏的秘密:他要去當老公!一個貧家子弟,不當老公,如何能進皇宮!
李蓮英經多次打聽得知,京城有兩家專做太監淨身營生的。有一家是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有一家是地安門方磚胡同的“小刀劉”。兩家都是祖傳手藝,有一套專用設備,活計可靠,每年按時向皇宮內務府輸送太監,從中得到豐厚報酬。清朝律令規定,嚴禁私自淨身,違者重懲。因此,一般被迫當太監的,都要到這兩家來淨身。淨身先要“掛檔子”(即報名掛號),過驗之後合格者方能動刀。李蓮英幾經打問,來到方磚胡同,找到“小刀劉”門上。躺在密不透風的地窖裏那張特製的木炕上,望著房梁上吊著的刀子,李蓮英心裏直發抖。見到“小刀劉”那天,聽了淨身時的慘狀和危險,年齡才十六歲的李蓮英眉頭也沒皺一下,立即就在“自願淨身,生死勿論”的文書上畫了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