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呼腥風、喚血雨、奸閹專權陰謀家”明朝後期大宦官(1)(2 / 3)

魏忠賢,生於萬曆初年,河北肅寧人,原名叫魏世忠,為進宮當太監改姓換名叫李世忠,進宮之後,又改名叫此名。他生長在本分人家,他的父親魏誌敏和母親劉氏都是安分守己的老實人,魏忠賢從小就不聽父母之言。長大以後,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對騎馬溜鴨、嫖娼賭博卻樣樣精通。每日夥同地痞流氓打架鬥毆、偷雞摸狗,攪和得四鄰八舍不安寧。

魏誌敏夫婦見魏忠賢不成器,怕他早晚有一天會闖出禍事,就早早給他娶了媳婦拴住他的心。魏忠賢的媳婦姓馮,不久生了個女兒。誰知老婆有了,孩子也有了,可魏忠賢的惡習絲毫不改。他不設法養家糊口,還常常偷走馮氏的錢,白天邀人飲酒,晚上混進青樓。

魏忠賢染上惡疾,滿身毒瘡、下體潰爛,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惡臭味。妻子馮氏忍無可忍,帶著女兒改嫁;他的父親劉誌敏,母親劉氏,一氣之下相繼去世。而魏忠賢卻毫不在乎,還是遊手好閑,很快就吃空了本來非常微薄的家底,沒了生活來源。魏忠賢餓極了,就去找富家子弟開賭。本想贏些銀兩好打酒買肉,不料運氣不佳,輸了又輸。魏忠賢早已身無分文,根本無法清帳;見勢不妙,他拔腿就跑。富家子弟一直追到集市上。

被富家子弟,一頓毒打。魏忠賢躺在地上越想越氣,心想我若是有權有勢,看看誰敢欺負於我!為自己悲哀,心想自己連字都不認識,憑什麼能有權有勢呢,還不如早死早投胎,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腦子裏想出了一條可通向榮華富貴、通向萬劫不複的出路。

魏忠賢為實現自己夢想,就一路乞討。好不容易進了北京城,卻得知宮裏暫時不需太監。他隻得白天沿街要飯,夜晚投宿破廟。

魏忠賢為了達到自己目的,雖然身體受自父母,自宮當太監覺得對不住祖宗,幹脆改姓換名,叫李進忠,以等待機會。

魏忠賢四處打聽消息,得知一個老太監的家裏需要添些仆人。連忙跑去應“聘”。受“聘”之後的魏忠賢同從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他謙卑勤懇、為人謹慎,深得老太監的歡心。向老太監流露出“自幼想入宮為奴”的願望。老太監聞言大受感動,從此之後就常帶著他出入宮禁,後來幹脆,向太監總管薦舉年輕人。

二十一歲的魏忠賢在萬曆十七年(1589)年,終於實現了他自宮的第一個願望,成了紫禁城中的一名太監。

明代自朱元璋以後不設宰相,而司禮監所負批閱奏本及宣讀聖旨的職責使其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加之又是太監的總頭領,所以內內外外,除過皇帝,再無其他人可以管得了它。二十四衙門之外,又有其他諸多機關部門。明代宮製,太監主要分歸二十四衙門掌管,在這二十四衙門之中,司禮監最為重要:監中設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八九員,專門負責傳達聖旨並幫助皇上批答每日收到的奏折,即所謂“批朱”;此外還設提督太監一名,專門管理宮內所有的太監。其時太監人數之多,竟達十萬!

魏忠賢入宮隻不過是一個負責跑腿打雜的小角色而已。他每日跑斷了腿、累彎了腰,還要被地位稍高的太監們拿來出氣,常遭呼喝踢打,苦不堪言。魏忠賢知道自己來到宮裏的目的絕不是吃一碗受氣的飯,他改姓自宮,忍辱負重,為的是榮華富貴、飛黃騰達。於是他忍氣吞聲、小心謹慎地做好自己所有的工作,留意身邊的一切人與事,尋找時機。

魏忠賢久了,懂得了許多道理,他明白要想發達,必須要依靠一個可以依靠的主子。他認定朱常洛可能做太子。可常洛身邊,已有了親信,常洛長子朱由校年紀尚幼,年紀越小,越容易培養感情。但隻要跟定了他,“升天”是遲早的事情。為了達到夢想成真,魏忠賢想到了大太監王安。

王安本是朱常洛的伴讀太監,後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他為人正直善良,又處事周到。在“國本之爭”中和“梃擊”案發前後,王安在宮中斡旋得當,不僅深得皇上讚許,連一些朝中名臣如楊漣、左光鬥等都對他非常尊重,是當時內庭之中最有威望的太監。由於地位相差懸殊,魏忠賢無法交結王安,他便同王安的手下魏朝靠近,每次見到魏朝,畢恭畢敬。魏朝原本也是人下之人,魏忠賢的舉動使他立刻覺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來,因此魏朝很願意同這個太監在一起,兩人後來競結拜了兄弟。魏忠賢便吐露了心事,魏朝馬上跑到王安那裏大肆讚譽自己的兄弟。後來王安看魏忠賢果然踏實肯幹,就將他調到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處主管夥食。雖然這次努力的結果同原來的願望稍有差距,但魏忠賢卻結識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人物。

魏忠賢到了王才人母子身邊之後,小心從事。他的到來,引起了朱由校乳母客氏的注意。客氏十八歲就進宮負責哺育朱由校,客氏丈夫死了之後,就長期留在宮裏。客氏麵色紅潤,體態豐盈。青春少婦本難耐宮闈寂寞,加上她生性淫蕩,就更不顧廉恥。可是偌大的後宮,除了帝王和王子王孫,哪裏有什麼真正的男人呢?饑不擇食的客氏就拿太監開起了心。其實太監宮女相好的事情,自古就有,他們怨曠無聊,就找一個夥伴解饞止渴。相好的太監宮女,往往一處吃飯,所以被稱作“對食者”。客氏原來的對食者不是別人,正是魏忠賢的“兄弟”魏朝。魏朝每日忙於侍候王安,不能經常陪伴客氏,引起了客氏的不滿。客氏見這新來的典膳太監的樣貌比魏朝精明。魏忠賢與魏朝兄弟情深,對客氏的種種風情確實出些許依戀,對客氏與皇孫的深厚感情可能帶給自己的好處心如明鏡,因此兄弟情拋擲腦後。一來二去,兩人便扯上了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