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任弼時等情結周素園(2 / 3)

2月27日,紅軍撤出畢節地區。撤離之前,任弼時、賀龍專門找了王震談話,對他說:周素園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經受不起和紅軍一道長征。

他老先生為人剛正,影響不小,可以轉到香港去,為我黨作統一戰線工作,發揮他的長處。我軍經費雖然很困難,但一定要撥出一批黃金、銀元送給周老先生,作為他的路費、生活費及為黨工作的活動經費。

王震接受任、賀交給的任務,專門找周素園商量。周素園聽了王震轉達任弼時、賀龍的話後,十分激動,他對王震說:"我在黑暗社會裏摸索了幾十年,想為中國作些貢獻都到處碰壁。現在參加了紅軍,才找到了光明,請告訴賀龍同誌和其他幾位首長,我周素園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裏!"王震見他態度堅決,隻好又回去向任弼時、賀龍等彙報。

"好啊!有骨氣,我佩服,我就讚成這樣的人,就是拿18個人不去打仗,專門照顧他,我也要抬著他長征。我們就同患難,生死與共嘍!"賀龍十分動情地說。

"尊重周老先生意見,就讓他跟隨紅軍長征。路上我們多照顧他,讓他坐擔架走!"任弼時也讚成地說。

周素園聽說任弼時、賀龍等紅軍領導同意他隨紅軍長征,十分高興,家事稍作安排,就隨軍出發了。

紅軍離開畢節後,進入烏蒙山區。

2月的貴州山區,天寒地凍,許多地區荒無人煙,幾乎買不到糧食,1萬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忍饑受凍,瘴疫很多,又處在多路敵軍不停頓地圍追堵截之下,紅2、6軍團經受了極端嚴重的考驗。任弼時肺病嚴重,身體虛弱,連馬都無力騎,請他坐擔架,他怕影響抬擔架的戰士體力,堅決不肯坐;賀龍腳板上被凍裂了一寸多長的口子,流著血,行走時十分疼痛,邁一步,身軀就顫抖一陣。他不肯騎馬,也不肯坐擔架,把組織分配給自己的坐騎馱著傷病員。但他對任弼時非常關心,他把衛生部長、醫生、護士、副官都找來,十分著急地對他們說:"你們要照顧好任政委啊!你們曉得,要不是任政委帶著6軍團,帶著電台,衝破敵人的封鎖和我們會合,想想嘛,我們就是離了群的孤雁啊。大家一定要照顧好他。"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王震、蕭克等領導一直關心著周素園,盡管物資缺乏,缺水、缺糧,總是寧肯自己不吃、不穿,也要保證周素園的需要,而且幾乎總是抬著周素園走。周素園被紅軍指戰員的深情感動了。對任弼時、賀龍等紅軍首長的堅定立場、頑強意誌、吃苦在先的優秀品質欽佩極了。"這樣的軍隊哪有不勝之理!""跟定了紅軍!"他心中暗下決心。

紅2、6軍團為了擺脫敵軍的反複合圍,在烏蒙山中輾轉回旋,轉了差不多1個月。

敵人的包圍圈越來越緊,可以回旋的地區越來越小,紅軍陷入了長征中處境困難時期。敵情、氣候、地理條件對紅軍都極為不利,任弼時、賀龍又想到了周素園的安危問題。

"王震同誌,請你去勸說周老先生,並給他帶足路費、生活費、活動費,請他赴香港暫住一段,等我們處境好些,如果他願意回來,我們仍歡迎他回到紅軍隊伍。"賀龍對王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