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先到了蕭向榮那裏,蕭向榮也剛起來。葉劍英把地圖交給他,對他說:"趕緊藏起來帶好,全軍就這一份,這可是要命的東西,千萬不能丟了!""參座放心,我絕不會丟失!"蕭向榮回答說。
這時,葉劍英一摸身上,忽然發現手槍忘了帶,便要回去取。蕭向榮勸他:"你不要回去了,回去危險!"葉劍英說:"不要緊的,我是公開出來的,出來檢查打糧的隊伍。"葉劍英返回喇嘛廟,馬燈依然在供桌上閃著微光。他趕快從自己睡覺的床頭拿了左輪手槍,轉身急促往外走。到大門口時,又推了推睡在門邊綽號叫"死卵"的警衛員範希賢。由於範希賢睡得太死,一下沒有叫醒。葉劍英擔心驚動旁人,便徑直邁出了大門。
夜漫漫,山巍巍,天空烏雲密布,大地寒氣襲人。夜幕中的巴西河,發出沉重的、均勻的呼吸聲,緩緩地向東流去。葉劍英來到架在一條溪流上的水磨坊附近,楊尚昆已在那裏等他。兩人會合後,急忙向前趕路。不一會兒,追上了直屬隊的部分同誌。大家見參謀長和主任來了,高興地開玩笑說:"你們開小差跑出來了。"葉劍英風趣地說:"不,不是開小差,而是開大差,是執行中央的北上方針。"同誌們小聲說著話,繼續往前趕路。走了幾個小時,到了一個交叉路口,碰到了正焦急等待他們的張聞天、秦邦憲。他倆高興地向葉劍英問候。同誌們也七嘴八舌地交談起來。忽然,秦邦憲提醒說:"老葉,你還不快走,人家恨死你了,說不定會追來找你的麻煩!"葉劍英一聽,立即加速步伐,繼續趕路了。果然,葉劍英走後不久,秦邦憲他們忽然聽到隊伍後麵一陣吵嚷聲,回頭一看,闖來了一隊手持駁殼槍的人。他們大聲喝問:"葉劍英在哪裏?""你們找他幹什麼?"秦邦憲等人問道。
"先把他打死再說!"那幾個人氣勢洶洶地說。
秦邦憲等人見來者不善,巧妙地回答他們:"葉劍英還在後麵,沒跟上來呢。"那幾個人於是又向回找去了。
拂曉時分,走得滿頭大汗的葉劍英、楊尚昆等人,終於趕上了紅3軍機關。毛澤東見葉劍英趕上來了,高興地說:"哎呀,你可來了,好,好!我們真為你擔心哪!""謝謝主席關心,我很平安。"葉劍英笑著說。
同誌們圍上葉劍英,關切地問長問短。熱鬧了一會兒,隊伍繼續向甘肅的俄界方向進發。
9月10日淩晨,中共中央在北上途中發出《中央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誌書》,提出張國燾堅持南下,"對紅軍是沒有出路的,南下是絕路";號召黨和紅軍堅決擁護中央的戰略方針,迅速北上,創造川陝甘新區。同時,分別給張國燾和陳昌浩、徐向前發出電報。在給張國燾的電報中,嚴正指出:"閱致徐、陳調右路軍南下電令,中央認為完全不適宜的。中央現在懇切的指出,目前方針隻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則敵情、地形、居民、給養都對我極端不利,將使紅軍陷於空前未有之困難環境。中央認為,北上方針絕對不應該改變,左路軍應立即北上"。中央在給陳昌浩、徐向前的電報中,指令其指揮4軍、30軍,於日內尾1軍、3軍之後前進,並強調指出,由於張國燾不能實行總政治委員之責任,違背中央戰略方針,中央特直接指令前敵指揮員及其政委,並責成實現之。
然而,身為右路軍政委的陳昌浩,完全站在張國燾一邊,根本不聽中央的指令,甚至要照張國燾的密電行事,準備派出部隊去追擊中央。在這種情況下,徐向前站出來,製止說:"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從而避免了兩支主力紅軍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
9月11日,葉劍英和大家到達甘肅南部的俄界。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舉行擴大會議,討論與張國燾的鬥爭和今後的戰略方針問題。葉劍英出席了會議。會議作出了《關於張國燾錯誤的決定》,批判了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反對北上戰略方針、退卻逃跑及軍閥主義的嚴重錯誤,號召紅四方麵軍廣大指戰員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作堅決的鬥爭。
俄界會議後,葉劍英同紅1、3軍部隊一起,在黨中央的直接率領下,繼續向北前進。
一場關係到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危機終於度過去了。葉劍英在黨和紅軍麵臨生死存亡的嚴峻時刻,英勇機智,及時揭露張國燾的陰謀,挽救了黨和紅軍。他的這一光輝業績,將永垂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