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領導人在巴西、潘州一帶,不斷給張國燾發電報,曉以大義,陳述利害,耐心等待他率左路軍北上。在9月8日給張國燾等人的電報中,懇切而又嚴肅地指出:左路軍如果向南行動,則前途將極端不利,因為地形利於敵封鎖不利於我攻擊,經濟條件絕對不能供養大軍,阿壩南至冕寧均為少數民族,北麵被敵封鎖,無戰略退路。"務望兄等熟思審慮,立下決心,在阿壩、卓克基補充糧食後,改道北進。"張國燾收到中共中央領導人的電報後,不僅沒有絲毫改變態度,反而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轉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對北進,堅持南下,並稱"左右兩路決不可分開行動"。同時,他背著中央給陳昌浩發出密電,令其率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
9月9日這天,是川西北地區的一個陰冷的日子。張國燾的密電發來的時候,前敵總指揮部機關人員正在開會。擔任前敵指揮部政委的陳昌浩,思想上傾向張國燾,對中央北上的戰略方針猶豫不決。他上個月剛剛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政治部主任,這段時間特別愛作報告、發指示。此刻,他又正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話。譯電員把電報送來,交給坐在陳昌浩旁邊的參謀長葉劍英。葉劍英一看電文抬頭是給陳昌浩的,當即遞給陳。陳昌浩講話正在興頭上,沒顧上看,順手將電報又交給葉劍英。葉劍英一看電報內容,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張國燾要向中央攤牌了。如果張國燾的陰謀得逞,後果不堪設想。葉劍英覺得事態嚴重,應當馬上報告毛澤東主席。他心裏很著急,但表麵上仍很沉著,不動身色地把電報裝進口袋裏,繼續坐在會場上。過了一會兒,他才借故離開會場。一出門,立刻疾步如飛,跑到毛澤東的住地,把電報送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看了電報,感到問題嚴重,情況緊急,神情也變得緊張起來。他從口袋裏拿出一根很短的鉛筆和一張卷煙紙,迅速把電報內容記了下來。
葉劍英對毛澤東說:"主席,這裏有危險,不能留了,你趕緊到3軍團(即紅3軍)去吧。"毛澤東說:"好吧。你趕緊先回去,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到這裏來了。但要提高警惕,設法在適當的時候脫險離開。"毛澤東隨即將情況向在場的張聞天、秦邦憲等人作了通報。
葉劍英臨離開毛澤東住地時,秦邦憲對他說:"老葉,你的處境危險,也要快走啊!"葉劍英說:"我不能先走,如果我一走,恐怕你們都走不了了。"毛澤東默默地注視了葉劍英一會兒,點了點頭。
葉劍英立即返回前敵總指揮部,當他走進會場的時候,會議還沒有開完。他又坐到原來的位置上。此時,他的注意力早已不在會場,而是在緊張地思考:如何使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順利離開這一地區?怎樣將軍委直屬隊機關和人員帶出去?會議好不容易結束了。葉劍英回到住地,經過再三思考,終於想出了一個帶走直屬隊的辦法。他首先找到徐向前,對他說:"總指揮,張總政委幾次來電要南下,我們應該積極準備。首先是糧食準備。先發個通知給各直屬隊,讓他們自己找地方打糧去。限十天之內把糧食準備好。"徐向前聽了,說:"好!"葉劍英於是寫了個通知,準備發給各夥食單位。通知上要求次日淩晨兩點,各單位組織人員出發,找地方去打糧。通知寫好後,葉劍英又拿給陳昌浩看。陳昌浩說:"對嘛,要南下,應該先準備糧食。"葉劍英隨即召集在軍委直屬隊的有關負責人員開會。到會的有李維漢、楊尚昆、李克農、蕭向榮等。他對大家說:"現在情況很緊急,中央和毛主席他們已撤到3軍團去了。我們確定明天淩晨二時出發,以打糧名義趕到3軍團去。"葉劍英請大家當場對表,然後繼續說:"大家要按規定的時間行動,早一分鍾晚一分鍾都不行。同時,要嚴格注意保密。"會議結束後,大家立即分頭作出發準備。葉劍英留下楊尚昆,問他:"還有什麼沒考慮到的事情?"楊尚昆說:"住在這一帶的直屬隊機關和人員,都可以通知到。問題是劉誌堅他們那幾十個人,到包座30軍慰問演出去了,怎麼辦?百把裏路,一下子也趕不回來。"葉劍英想了想,說:"我給劉誌堅發個電報,讓他們見電立即返回,這樣,明天淩晨說不定能趕到。"葉劍英的意見,得到楊尚昆讚同。他隨即又與楊尚昆約定,次日淩晨2時在附近的一個小磨坊會齊,一起趕往紅3軍。
同楊尚昆分手後,葉劍英來到作戰科,找作戰科副科長呂繼熙,要出了當時惟一的一份十萬分之一的甘肅地圖,帶回住地,放進了自己的小藤箱裏。
待一切部署完畢,天已黑了很久了。葉劍英回到前敵總指揮部所在地喇嘛廟休息的時候,在那裏同住的徐向前、陳昌浩等人已經入睡。
這是一座空曠的大殿。正麵牆上,貼著一張很大的神像,前麵擺著一張小小的供桌。四周牆壁上,或貼或掛著各種各樣畫在布上紙上的神像,微風從門外吹進,有的在輕輕地飄動。供桌上,放著一盞小馬燈,發出微弱的、淡淡的光亮。葉劍英上床躺下後,輾轉反側,不能入眠。他不停地看表,總嫌時間過得太慢。好不容易到了下半夜一點半鍾,他悄悄起床,披上大衣,從床下小藤箱裏取出那份甘肅地圖。然後,輕輕地往外走。到了門口,他故意大聲問站崗的士兵:"衛兵,你看到打糧的隊伍出發了沒有?""沒有看到。""怎麼搞的!時間到了,還不出發!"葉劍英故作生氣地罵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