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洪荒留此山川(1 / 2)

鄭成功退走台灣,在清廷看來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清廷一直用扣押在手的鄭芝龍作為一張王牌,迫使鄭成功有所顧忌。鄭成功堅持不降,在清廷眼中,鄭芝龍便漸漸失去了作用,鄭成功退走台灣,清廷更把鄭芝龍視為無用之物。鄭芝龍的家人向清廷檢舉鄭芝龍在獄中私自與鄭成功通信的事,清廷以此為由,殺死鄭氏一家11人。

鄭成功起兵之初,有“大義滅親”、“殺父報國”的誓言,但畢竟父子親情,很難割舍。鄭成功常常歎息忠孝不能兩全,隻能以忠為根本。當鄭成功聽到了鄭芝龍的死訊,頓足捶胸,悲痛不已,望北而哭。

當鄭成功在台灣接受荷蘭殖民者投降時,永曆帝在緬甸被緬人獻出,交給吳三桂。第二年,康熙元年三月,吳三桂將永曆帝押回雲南,四月十五日,吳三桂奉清廷之命將永曆帝及其太子用弓弦絞殺於雲南府。明廷宗室的最後掙紮,至此宣告完結,多少義士反清複明之夢無法再圓了。當鄭成功得知這個消息時,雖然不相信這一定是真的,但已感覺到了反清複明鬥爭的渺茫性。

而清廷的“平海五策”仍在實行,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五省沿海地區人民因被迫遷移而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鄭成功知道了這些後心情更加沉痛。

這時留守在廈門的世子鄭經,與他的四弟的乳母——20多歲的陳氏私通,生下一個孩子。鄭經謊報是侍妾生的,向鄭成功報喜,鄭成功見得了孫子,正好這時又打了個勝仗——收複南澳,雙喜臨門,好不高興。鄭成功除了獎賞台灣、金門、廈門各地的文武官員外,對夫人董氏、鄭經及陳氏母子也各賞賜金銀花。

鄭經的妻子唐氏的祖父——明朝尚書唐顯悅寫信給鄭成功揭敗此事,引用儒經“禮稱人母,乳母同一”,質問鄭成功:“令郎與乳母私通而生子,不聞責備反而賞賜,治家如此,何以治國?”鄭成功見信氣得幾乎昏死過去,馬上派人手持令箭,命鄭泰到廈門監斬鄭經及陳氏母子三人。對夫人董氏,因治家不嚴,也命斬首。鄭經在一些大將的慫恿下,公開抗命,徑自使用鄭芝龍的封號,自稱“平國公”,擁兵自重,不發一船到台灣。鄭成功見兒子和大陸的將領拒命妄為,氣得暴跳如雷。

皇上慘死,父親被害,兒子擁兵叛父,大陸沿海百姓流離疾苦,這一連串的打擊,對這位鋼鐵般的英雄,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十幾年的征戰,落得如今局促在東南的海島上。鄭成功心力交瘁了。

五月初一,鄭成功得了風寒,一下病倒了。開始時,他還強掙紮著起床辦公,與文武官員議論國事,以至於大家竟未發現他有病。他還是照常每天登上將台,用望遠鏡暸望澎湖方向,盼望大陸能有船來。到了五月初八,鄭成功照舊登台暸望。回到書室後,他命人取出冠帶,端端正正穿好,又命人取出《太祖訓》,放在案上,然後恭敬地向《太祖訓》行禮。

《太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的一部書,書中為子孫後代規定了許多禁令,提出了一係列要求,為的是大明皇朝長治久安,萬年永固。如今大明江山已落入清人之爭,複明路程極其渺茫,麵對《祖訓》,鄭成功真是百感交集。

他坐在胡床上,讓人上酒,他翻開《太祖訓》逐章閱讀,讀一章就喝一杯酒。讀到第三章時,鄭成功長歎一聲:“自從國家飄零以來,我枕戈泣血17年了。現在即將離開人世,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啊,天啊,為何忠臣如此難當?”鄭成功知道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他把別人送給他的藥拋在地上,頓足撫肩,大呼而逝,死的時候雙手捂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