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盤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形;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生命顛簸流轉,歲月讓人沉澱,在曆經塵世波折幾十載後,弘一法師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弘一法師的身體病疾素來已久,他早在浙一師任教時就有了神經衰弱的症狀。自出家為僧後,他又經常受到一些俗世滋擾,因此,他一再遷徙。並且佛門中僧眾修為水平不一,難免發生摩擦。再加上素來已久的神經衰弱的舊疾,浙江十餘年的奔走,他始終都沒有找到一他渴望的淨土。
輾轉,輾轉,1940年冬天,弘一法師61歲時,他的腳步繼續前行。他從永春蓬山出來,到水雲洞小住。水雲洞在南安的一小山上。
當時正是抗戰時期,許多僧人都在山上冬耕麥田,去體悟這種農禪生活。這也是弘一法師非常提倡的做法,僧人們可以自食其力,又可是在耕種的辛勞中頓思禪理佛宗。這要比整日裏,呆板地念誦佛經更有意義。
在這山上有個小僧,曾在泉州開元慈兒院念書,聽過弘一法師說法,對弘一法師非常崇拜,當聽說了弘一法師要來山上小住的時候,他高興極了。他歡欣雀躍,自願做弘一法師的隨侍。這樣,他便有更有更多的機會與法師接觸。
弘一法師是個極為認真的人,他持戒嚴謹,就連日常生活都是“戒律化”的,每日的時間都有一定的安排,從無一點差錯。但是,當他的戒律不小心被破壞後,他卻表現出寬宏和慈悲。
弘一法師喜歡讀《老子》。“不言之教”,是老子一以貫之的管理思想。在短短幾千言的《老子》中,類似的提法、論述貫穿始終。由此可見,“不言之教”在老子心目中的地位了。他認為,體“道”的聖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去處事,以“不言之教”的方式去與人交往。
一天,小僧忘記為弘一法師衝開水,過了好一會他才忽然地想起來,於是,匆匆忙忙地趕快跑去為弘一法師衝開說,當他將遲到的開水給老人端去時,弘一法師早已按時喝了冷水了。小僧人自覺得慚愧,然而弘一法師卻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在這以後,小僧人做事情再也不敢不準時了,他深深地記住了弘一法師的教誨。不光如此,小僧人在弘一法師的身上還學到了對物的珍惜。
一次,弘一法師在寺後田陌上散步回來,非常高興,見到弘一法師如此歡悅,便問及緣由,才直到是從小水溝裏撿起了幾個小白蘿卜,像撿到了珍貴的寶物,他高興地對小僧人說:“生蘿卜吃下,是很補氣的。”
小僧告訴他:“田裏還有很好的,我可以去拿幾個來給您吃。”他堅持不要,說:“小的也好,一樣可以吃的。”說完,他就用水把它衝洗幹淨,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小僧人,心中很慚愧,那小蘿卜是他拋在水溝裏的啊。小僧人心中又深受感動。弘一法師雖然沒有訓誡,但他記取了這種教誨,終生不敢再作孽隨便糟蹋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