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為推廣《護生畫集》,頗費心思。他始終堅信,所有的付出,一定會讓更多人受益。隻要這樣做,讀者一見到表紙,就可以知道這是新式的藝術品,不同於陳舊迂腐的勸善圖畫,可以引起普通人的興味,在趣味地審閱之後,又給人潛移默化地向善的引導。
這年的9月12日他義給豐子愷寫了信,詳盡闡述廠關大讀者對象的意見:
……今此畫集編輯之宗旨,前己與李居士陳說第一,專為新派知識階級之(即高小畢業以上之程度)閱覽至他種人,隻能隨分獲其少蘭。第二,專為不信佛法,不喜閱佛書之人閱覽。(現在戎殺放生之書出版者甚多,彼有善根者,久己能閱其書,丙奉行惟謹。不必需此畫集也。)近來戎殺之書雖多,但適於以上二種人之閱覽者,則殊為稀有。故畫集,不得不編印行世。能使閱者愛慕其畫法嶄新,研玩不釋手,自然能於戒殺放生之事,種植善根也。
弘一法師是有意用藝術手段來達到提倡戒殺護生的日的。他不僅在畫、詩、編輯宗旨等方麵一絲不苟,而且在具體的版式裝幀方麵亦考慮甚多。他竭盡全力地希望這本畫集盡善盡美。
《護生畫集》第一集共50幅詩畫,到1939年,當弘一法師60高齡時,豐子愷已經畫出了60幅畫。因為的弘一法師健康狀況不佳,並沒有盡數為這些畫作配詩。
弘一法師一直希望《護生畫集》能夠一直編下去,他設想過當自己70歲的時候,第三集能有70幅畫,當自己80歲的時候,第四集能夠有80幅畫。然而,弘一法師並未看到後來的《護生畫集》,但是豐子愷卻堅持為弘一法師完成了願望。他堅持畫下去,在1973年的時候,豐子愷終於完成了第六集的100幅畫。這個畫集成了師徒二人弘揚佛法的最有力見證,也承載了師徒二人弄弄的情誼。
《護生畫集》在問世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尤其是在佛教界,是廣泛流傳,諸如大法輪書局、大中書局、大雄書店、佛學局等皆相繼印行,一時其版本有15種之多。而就印數而言,每版少則1500本,多則5000本,這些數字相加護生畫流傳之廣可想而知。這樣的發行量,在那時的出版界是很少有的了。中國保護動物會還發行了英譯本,此外也有日譯本麵世。此畫集的影響,誠如弘一法師所希望的那樣:“普願眾生,承斯功德。同發菩提,往生樂國。”
種下了善因,所得善果,送更多人,通往極樂。
1928年底,冬日漸寒,可弘一法師的心,始終是暖熱的,尤其是《護生畫集》能夠順利出版,一切塵埃落定,他這一樁心願也算了了。弘一法師與豐子愷等最後商定好《護生畫集》的出版事宜後他的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便決定要到逞羅去。當天打理好行囊,第二日便動身。這途中必要行經廈門,船在廈門停靠。弘一法師受到了陳敬賢居士的熱情接待。陳敬賢居士乃著名僑領陳嘉庚之弟。
1927年早春大師在杭州常寂光寺的時候陳敬賢曾前往拜望言談之中盡是禪理。這次大師路經廈門,並在城中停留陳敬賢居士即表示要介紹他到南普陀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