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接人待物都非常溫和,視眾生平等。他天生的慈悲情懷,係念蒼生,以至於最終的大徹大悟。來訪之人,他都會親切對待,然而,一些地方官僚,軍界政要來訪,他卻都拒絕接見。
在內心之中,他始終都會秉承自己的信仰,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1926年,炎炎盛夏,弘一法師和他師兄弟弘傘二人來到了廬山的大林寺,為弘一法師靜心的調養,在此期間,弘一法師完成了《華嚴經十回向.初回向章》,並且還拯救了一個叫彭小玉的可憐姑娘。
彭小玉是當地石匠的女兒,從小就聰明伶俐,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那一年,二十歲的彭小玉考上了北京大學,全家人都為之歡喜。可誰都無法料想,災難卻隨之而至。
一次,她在自己的家裏發現了一件貴重的國寶,那是一塊唐代的大書法家柳公權所書的石碑,哥哥為了給她湊夠學費,要將這價值連城的石碑賣給一個英國的牧師。彭小玉知道這快石碑的價值,想要將錢還給那個牧師,想要將石碑拿回來。狡猾的牧師假意答應歸還,並邀小玉共進晚餐,無恥的牧師在酒中動了手腳,趁小玉暈厥時將她強奸。她清醒時看到的卻是按有她的手印的一紙同意將石碑賣出的契約。
小玉的哥哥知道了事情的緣由便要去找牧師尋仇,結果被關進的監獄,為了救哥哥,小玉又再次找到牧師,要他放過哥哥。然而,無恥的牧師竟讓小玉做自己情人。小玉卻不肯答應,牧師便要求小玉到山洞中去思過,並扭曲事實,將所有的罪責全部都推到了小玉身上。為了保全哥哥,小玉住進了山洞,這一住就是三年,也放棄了學業。這其間隻有家人為小玉來送食物,她完全與世隔絕。
三載的生命輪回,小玉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春豔麗的小姑娘,她的心中充滿了恨與失望。當家人接她回家的時候,小玉已經心灰意冷,不願再回到現實生活裏去。
家人看到小玉的樣子,都為她心痛。可憐的老父親聽說大林寺來了高僧,於是帶著自己兒子在寺廟之外長跪不起。
弘一法師在聽說了事情經過後,對小玉的遭遇動了惻隱之心。次日便來到了困守小玉的山洞。小玉之前聽說過弘一法師德高望重,當得知弘一法師到來時,小玉激動地跑出來,仿佛,見到了菩薩一般,她相信弘一法師能夠解救她的苦難。她跪倒在弘一法師身邊,痛苦地將自己心中的委屈一一訴說。弘一法師隻是一直用溫情慈悲的眼神看著她,聽小玉訴說心中的悲苦。當弘一法師問及小玉為何在禁閉期滿後還不出來時,小玉的情緒十分激憤,她怒聲地說她痛恨這個世界,她的心已經死了,比起外麵殘酷的世界,她更願意在這山洞裏草草了結此生。
弘一法師見小玉心中仇怨太深,痛苦至極,遂苦心規勸,勸她要為顧念自己的親人,要重新的振作起來。然而她的眼神又恢複了一片死寂和灰暗。最後,她又轉頭回到了山洞。
小玉的態度堅決,但是弘一法師卻並未放棄小玉。於是弘一法師就坐在洞口打坐。他發願一定要帶著小玉下山。夜半,廬山下起暴雨,雷電交加,狂風呼嘯。然而,疾風驟雨裏,弘一法師卻定坐如山。小玉一直在洞裏看著弘一法師,風雨、雷電、寒冷……對弘一法師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小玉的心一點一滴地被弘一法師的慈悲所感化著。過了許久,小玉終於走出了山洞,跟隨著法師下山。走出山洞的小玉感受到了陽光的溫度,而弘一法師的慈悲正如這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她的心中。在小玉回到家後,弘一法師還為她寫了一封推薦信,推薦小玉去日本留學,小玉在日本開始了自己嶄新的人生。她也沒有辜負弘一法師的期望,最終成為了很有名望的畫家和散文家。
生命的苦樂,隻在一念之間,弘一法師用慈悲的心懷,改變了小玉的怨恨的執念,因而,使得小玉的生命重新綻放光彩。
2.惜·現世福澤
《春風》
春風幾日落紅堆,明鏡明朝白發摧。一顆頭顱一杯酒,南山猿鶴北山萊。秋娘顏色嬌欲語,小雅文章淒以哀。昨夜夢遊王母國,夕陽如血染樓台。
--李叔同
時光輾轉,又是一年山花爛漫的好時節。在1921年春夏之交,弘一法師奔赴永嘉。這一次,他結識了與他同一時代的國畫家劉海栗。
命運賦予了他們相近的才華,然而,他們卻在相似的命運麵前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李叔同默然地接受了家庭安排的婚姻,而劉海栗則是在新婚之夜,毅然逃婚。他的生命中寫滿了反抗和叛逆,他不斷地追求自由不斷創新,為自己贏得新生。
對於藝術,劉海栗始終是噴湧著熱血,他在接受了西方繪畫藝術的熏陶之後,又承接中國繪畫的傳統理念,對繪畫藝術進行革新,讓繪畫這種藝術形式更放光彩。
總之,劉海栗和弘一法師,兩位藝術家人生迥異,他們的相遇相知,不得不說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劉海栗始終對李叔同心懷崇敬。晚年的劉海栗說過,在近代的人中,他隻拜服李叔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