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依著青山、微風漾著笛韻,這一首詞中,李叔同以極靜的文字,將西湖寫得有聲有色,遠勝光影的記憶。煙波浩渺,畫船若半隱於煙霧,竹林搖曳著嫵媚的姿態,瀲灩的山光水色,使人心聲向往,又深深地迷惘。至此時,西湖,已經的不僅承載了李叔同的情懷,也承載著他嶄新的命運。
這一次,李叔同應邀到浙一師執教,當他的腳步再次踏上西湖的堤岸之時,他的人生,便開始了在暗暗地轉航。許仙在西湖遇到了他的愛人,而李叔同遇見的卻是他後半生的是命運。他踏上了講台,殊不知,卻是一條走向佛陀之路。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新式學堂首重“英、國、算”,因此教英文、國文和算學的教師往往最有權威。但無論是在南高師,還是在浙江第一師範,音樂、圖畫教師卻最有權威,因為執教者是嚴厲而溫和的李叔同先生,並且,他傳奇的人生經曆,他卓越的才華,更是讓他在教師之中有了更高的聲望。
學生們對於這位傳奇的教師,早有耳聞,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識一下這位神話般的人物。然而,在真實地接觸之後,學生們卻完全推翻了之前對李叔同具有傳奇風采的概念印象。
李叔同是一位非常稱職的老師,他教課認真負責,儀表端莊。他將自己的精力全然地投入到教學中。每一節課,都仿佛是一個神聖的儀式,每節課前他都會去得很早,把本節要講的內容提前在黑板上寫好,然後把案頭的講義,點名冊等等教學用具擺放整齊。之後,靜靜地端坐著,等待學生們的到來。當鈴聲響起,他會起身,向同學們深鞠一躬,就開始了一節課程。
對待學生的教育,李叔同有著自己獨到的方法。他溫和,卻又嚴厲。因而被學生們稱作是“溫而厲”。
一次,一個學生在上課時津津有味地看著小說,李叔同早就已經發現,可是他並沒有直接去製止,善良的他不忍心當眾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下課之後,李叔同叫住了那個學生,讓他稍等片刻,有事情要和他說。當其他學生走完之後,他便鄭重又和氣地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別的書了。”說完,他又鞠了一躬。學生深感羞愧,以後再也沒有犯過此類錯誤。對於許多其他一些不守紀律的現象,他皆是用這種溫和又嚴厲的方法進行教育,並且收效極好,學生們真正地得到了的教育,改正了錯誤,而他也在學生中建立了威信。
對於每一個學生,李叔同都心懷慈悲,當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他都不會輕易放棄對學生的拯救,他愛學生,就如同愛自己的孩子。
一次,班上一個學生的三塊銀元和一塊手表丟了,這東西是督學兒子的。當時,督學非常生氣,要求一定要找出偷東西的學生,並嚴懲不貸。李叔同則是緩緩地說:“生之錯,師之過矣。”於是,他把責任全部攬在了自己的頭上,在他認為,發生了這樣不好的事情,是自己沒有把學生教育好,於是他宣布以絕食的方法來反省自己的教育問題。看著敬愛的老師斷食代學生受過,學生們都很心疼。
第一天過去了,一個學生找到了李叔同,並且說:“老師,是我不對,東西是我拿的。”李叔同搖了搖頭:“錢呢?”孩子拿不出來,李叔同讓孩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