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藝術先驅:芳草碧連天(1)(2 / 3)

劇團吸納了一批同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孫宗文、李濤痕、莊雲石、陸鏡若、歐陽予倩……他們為了同一個戲劇夢,聚在一起。人生,總有那麼些時候,總有那麼一群人,心中念著同一件事,眾誌成城,仿佛沒有完不成的任務,苦也甘之如飴。

1905年,在李叔同自編的《國學唱歌集》裏,收錄了李叔同創作的第一首弘揚佛教的歌曲《化身》:

化身恒河沙數,發大音聲。

爾時千佛出世,瑞靄氛氮。

歡喜歡喜人天,夢醒兮不知年。

翻倒四大海水,眾生皆仙。

李叔同寫的雖是弘法歌曲,卻配上了19世紀美國作曲家洛厄爾·梅森的讚美詩《上帝,我靠近你》的曲調。這多少說明李叔同很早已具備寬廣的宗教胸懷。

1907年初,中國南方多個省份暴雨不止,洪水泛濫,災民死傷無數,流離無依。身處異國他鄉的學子,祖國的點點消息都能掀起大波,當他們在日本報刊上看到該消息時,在李叔同的組織下,春柳社的成員立即在清國留學生會館開會商議,他們要舉辦春節遊藝會,為祖國的災區募集善款。

整個劇團忙碌著,一群熱情如火的年輕人積極策劃著,選擇劇目,編寫劇本,緊張排演……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帷幕拉開,一部根據小仲馬的經典小說《茶花女》改編的《茶花女遺事》在舞台如火如荼地開演。

李叔同扮演瑪格麗特,他剃了漂亮的小胡子,化上清爽的舞台妝,穿上乳白色的百褶裙,戴上長而卷的假發,那個俊朗的大男人,瞬間變身為活脫脫的青春少女:白淨的一張臉寫滿秀氣,拚命節食換來的纖纖細腰窈窕動人,他嫋嫋的步態,妖嬈的眼神,滿滿的都是屬於柔軟女性的獨到魅力。

一位見過他當時女裝照的學生李鴻梁說:“當時我幾乎笑了出來,這樣莊嚴的李先生,竟會裝成嫋娜的西洋女子,其腰之細,真叫人吃驚,就是西洋女子,恐怕也要減食餓肚子以後才能束成這樣的細腰呢。”

舞台上的他,雙手托頭,向右略略傾斜著,緊皺著眉,哀怨痛苦的表情寫著生動,演繹著一代茶花女的薄命一生。

他倒下了,瑪格麗特香消玉殞,墓前擺滿茶花。

幕布緩緩拉下,整場觀眾仍然沉浸在他演繹的憂傷劇情之中。《時報》報道說:是日觀者約2000人,歐、米(美)及日本男女接踵而至。台下拍掌之聲雷動。此誠學界中僅有之盛會,亦吾輩向來經見之事也。

這是他的處女作,也是春柳社的處女演出。他們將悲情的茶花女曲折的一生,酣暢淋漓的演繹出來。

後有劇評家在《對於中國戲的懷疑》一文中說:

中國的演員,使我佩服的便是李叔同君……與其說這個劇團好,寧可說這位飾茶花女的李君演得非常好。他們那劇本的翻譯是很純粹的,化妝雖簡單一些,卻完全是根據西洋風俗的……李叔同君確實在中國點燃了新劇最初的烽火;但他現在卻已皈依佛門,棲隱於杭州西子湖畔,謝絕塵俗。倘使自《茶花女》以來,李君仍在努力這種藝術,那麼豈讓梅蘭芳尚小雲輩馳名於中國的劇界?……

當作一件事的時候,尤其是做與藝術有關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拿出十二分的熱情。這樣的男人最具魅力,如果他沒有剃度為僧,那麼在藝術領域將會出現一個璀璨的名字--李息霜。

後來成為著名的戲劇家的歐陽予倩說:“老實說,那時候對藝術有見解的,隻有息霜。他於中國詞章很有根底,會畫,會彈琴,字也寫得好。他非常用功,除了他約定的時間之外,決不會客……”

所謂的大師,便是如此,無論是麵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能平和堅定地向前走去。徜徉在藝術殿堂的李叔同,用自己的臂膀,撐起一片新的天空,引領著熱愛藝術之人走向一片嶄新天地。

《茶花女遺事》的轟動一時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學生,他們紛紛加入春柳社,李叔同和曾孝穀商議著排演新劇。過去的成功隻屬於過去,於現在來說隻是一縷煙塵,他們需要的是向前的腳步。

這一次,他們演出的是由《湯姆叔叔的木屋》改編的《黑奴籲天錄》。他們將原著中解放黑奴的劇情,改為黑奴殺死奴隸販子,以此來赤裸裸的表現反抗壓迫的革命精神,那時的他,儼然已經接受了同盟會的資產革命思想。

演出同樣很是成功,劇場座無虛席,甚至還有觀眾站著觀看。隻是轟動的掌聲引起了清政府駐日使館的注意,那大膽的革命寓意惹怒了守舊的清朝官員,下令取消了參與演出者的公費留學費用。

或許因為這樣的原因,春柳社沒再拍過紅極一時的大戲。李叔同也沒有再上台演出,他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了練琴和習畫之上。

繪畫,音樂,鋼琴,戲劇。他,學西方藝術,開中國近代藝術之先河。

他,是當之無愧的近代藝術第一人。

2.美·編輯畫報

【詠菊】李叔同

姹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韶光。

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